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发言摘编

高校突显高地作用

陈群常委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是重要的阵地和高地。各高校积极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举措,同时也面临着以下挑战。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持之以恒,如何避免“一阵风”“运动式”“速成式”等任务性作风,建立可行的长效机制,需进一步探索。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现扁平化、分众化、社交化的显著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在中西方复杂多元、众声喧哗的网络舆论生态中“先声夺人”、夯牢阵地,亟待探索。单向度、无差别化、宏大叙事式的教育方式亟待改革。

作为思想文化的发源地、引领社会风气的制高点,高校应做好对社会的示范引领。高校在面向社会公众做好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推动者和示范者方面,仍需积极作为。

有鉴于此,提出以下建议:建立长效机制,关键在于“融入”。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办学、教学和师生行为规范之中,与现代大学制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密切结合,与教学科研、教师培养、校园活动、学校管理的具体实践密切结合。

要将价值引领与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情感紧密结合,找准核心价值观与师生在思想情感上的共振点,精准把握全媒体时代思想舆论的新特征和师生群体的新诉求,主动学习和掌握“微传播”规律,以更接地气、更具亲和力并且适合师生愿景和特点的润物细无声的互动性方式开展价值观教育。

加强对社会公共价值观念的示范引领。高校要超越围墙,做好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推动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优势,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阐释和宣传普及。

(代表民盟中央)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