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严三实”为着力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以“三严三实”为着力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二、“三严三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不仅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也是对领导干部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明确要求。“三严三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党在新时期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二者在理论实质层面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一)“三严三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三严三实”植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基础之上,二者的精神实质、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都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三个方面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三严三实”贯穿着党员干部为人为政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体现着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价值追求。细究二者内涵可知,核心价值观内涵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逻辑层面,而“三严三实”则主要从个人的角度进行概括,“三严三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的落实,说到底需要全体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我践行,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就应该按照“三严三实”要求不断提升个人道德素质,培养高尚情操,从个人层面不断靠近核心价值观。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大方向上为“三严三实”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引导力和精神推动力,“三严三实“以什么为标准,以什么为原则,事实上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标准,都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具体而言,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体现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体现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应该说,“三严三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沃土上结出的思想硕果,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方法和要求,二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二)“三严三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三严三实”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权力观和道德观,它既坚持了党的优良传统,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每一名党员干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都应深学、细照、笃行,严格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从内到外实现自我革新。

当前,部分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金钱,不信真理信谣言,不信科学信大师,在大是大非面前辨不明方向,在政治考验面前站不稳脚跟,在利益诱惑面前守不住原则,根子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未真正内化于心。要使“骨头”硬起来,使核心价值观“入心”,必须“补钙”。“三严三实”包含了对新时期共产党人党性修养和理想信仰的新要求新标准,是具体化的“精神钙片”。“三严”是内在要求,指向共产党人的主观世界改造,修身用权律己,必须“严”字当头,“实”在其中;“三实”是行为取向,指向客观世界的锻造,谋事创业做人,必须“实”字引领“,严”为保障。若党员干部能真正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勤于学习和工作,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秉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保持崇高的精神追求,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时时自我反省体察,勤政廉洁,慎独慎微;面对各种诱惑,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守为官之德,始终以忠诚老实的处事态度和工作作风取信于民,以扎实的工作成效兑现对人民的承诺,接受人民的检验。那么,这实质上就为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了重要的示范效应和榜样作用,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和舆论环境。

三、“三严三实”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本质,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三严三实”是党的作风建设领域里的新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多年来推进作风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它不仅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提出的新期望,也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具体要求,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的作风领域的逻辑展开,因此,坚持“三严三实”对我们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坚持“三严三实”有助于锻造廉洁为民的干部队伍,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贯彻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实现党的领导?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即是党的领导干部队伍。干部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离不开党的组织领导,离不开干部队伍的具体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更是明确提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带好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为民、务实、清廉,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引领时尚。”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就是新时期加强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行动指南,是新时期领导干部最高的价值准则和价值取向,是新时期“实现‘廉政三清’即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根本保障”。“三严三实”从党性修养、为民用权、求真务实、为政清廉、公道正派等方面,具体提出了作风建设的新要求,体现了内在自觉与外在约束的辩证统一,为全面锻造廉洁为民的干部队伍提出了新要求,为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三严三实”还为培育优秀干部指明了基本途径和方法,丰富和创新了对领导干部的道德要求,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为人为政,有助于党员干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内化为价值观念,外化为行为规范,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奋斗者、引领者和践行者,从而最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打牢组织基础,提供组织保证。

(二)坚持“三严三实”,有助于升华全党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境界,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内生的精神动力

“三严三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理想信念教育,不同的是前者主要针对个人层面,而后者是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系统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内涵“三严三实”,“三严三实”作为提升全体党员干部以及社会公民道德修养、精神境界的突破口,可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内生的精神动力。

古语有云:“为政,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也强调:“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党员干部是党的执政主体,也是人民群众中突出的先进个体;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和传播者,也是党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强的贯彻者、引领者和和实施者,这种多重社会角色决定了党员干部的道德操守和价值追求既要同于群众,又要高于群众。“三严三实”体现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为人为政的更高要求,它体现的不仅是作风,更是一种精神境界,一种道德规范。“三严三实”有机融合了为人之德与领导官德、生活品格与工作作风、党员干部的“小我”与党和国家的“大我”,充分体现了党“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精神追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可以说,“三严三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员干部身上的具体落实,通过“三严三实”全面升华党员干部以及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境界,使之转化为强大的内生精神动力,最终引导全国各族人民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致力于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三)坚持“三严三实”有助于改善党的作风和社会风气,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归根结底是社会环境的反映和体现。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人的精神世界有着不同的影响。党的作风、社会风气就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达到理想的实践效果,同样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撑和激励,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三严三实”教育改善党的作风,再以党的作风净化社会风气,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上形成舆论共识,在行动上形成主流大势。

党员干部的道德素养和思想境界对端正全党党风作风、引领社会好风气有着不可估量的示范效应,对于营造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外部环境至关重要。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时的讲话指出:“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三严三实”紧扣时代脉搏,为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开出了“醒脑良方”,是党员干部立志修身的新航标。在“三严三实”中,“三严”是对官员个人品行、权力意识和法律意识的考验,是官德之本;“三实”是要求领导干部要有正确的政绩观,踏实勤恳,求真务实,是官权之根。党员干部道德素质、精神境界的提高不仅有利于解决党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更有助于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融洽鱼水之情,强化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通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践感召群众、影响群众,引领群众树立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风,使全体社会成员在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中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结语

恩格斯认为:“个人中的每一个人的思维具有至上性,这只是就这样一点而言的,即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思维的“至上性”启示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认同,并内化为大众信仰,必定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在当前阶段,我们必须坚持以“三严三实”为着力点,为突破口,对党员干部时时从“严”上要求,事事向“实”处用力,使其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领全党、全社会自觉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进一步打牢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思想基础。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