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贡献奠定中国国际地位(4)

二战贡献奠定中国国际地位(4)

——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

调研抗战伤亡损失

用铁的事实说话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现在在从事抗日战争时期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调查研究。这个调研工作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进行的呢?

李忠杰:抗战期间,中国人口伤亡及财产损失很多。1995年,国家宣布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按照1937年的币值计算,中国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这个数据的背后是惨痛的教训,是血淋淋的事实。因此,抗战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问题是历史研究的一个大课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从2004年开始就组织全国党史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人员共60万人,用十多年时间开展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大调研。

之所以开展这个调研,首先是对历史负责、更是对当年伤亡的3500万同胞负责,对中华民族负责、对国际社会负责,对我们的子孙后代负责。

《中国社会科学报》:为了统计数字,您和您的团队做了哪些调研工作?

李忠杰:调研工作非常复杂。为了搞清楚历史事实,我们采取“块块”和“条条”同时进行调研的布局。一是组织全国所有的省区市进行普遍调研,深入到乡村;二是到各个档案馆,包括各地方档案局、档案馆查询当年的历史资料及后来几十年的研究成果。三是到海外比如美国、俄罗斯、日本去查找资料。四是到台湾去查找。台湾这方面的档案资料非常丰富,他们也提供了很大帮助。所以我们所有的行政区全部普查了,这是“块块”。“条条”就是围绕着专题,其中包括慰安妇、劳工、细菌战、化学战、文化、文物、华侨等,作为专题来由专家调研,这样条块结合,使我们整个调研工作尽量全面、系统和详尽。

《中国社会科学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过去70年。今天,我们研究这样的伤亡数字和财产损失,有什么现实意义?

李忠杰:从历史和学术的角度来说,这是深化抗战研究的课题和依据。更重要的是现实。战后已经70年了,但因种种原因,日本对战争的认识存在严重问题,日本右翼势力拒不承认对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伤害,拒不承认侵略。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怎么看待日方的如此行为?

李忠杰:归根结底就是,日本的侵略罪行没有得到彻底的清算,日本年轻人不了解当年日军干了什么事情。日本右翼势力祖上好多人都参与了侵略战争,但这些右翼势力对侵略战争没有正确的认识。

《中国社会科学报》:面对日方的狡辩,我们必须用事实说话、用档案说话,用证人证词说话。

李忠杰:对,所以我们编成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丛书》,总数在300本左右。这套书不是一般的研究成果,而是全面的调查,里面附有大量的档案资料、证人证词、证言,还有照片。什么证人什么时间说了什么证词,都记载清楚,有的还做了公证。我们所做的就是寻找铁的事实,用事实说话。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