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贡献奠定中国国际地位(3)

二战贡献奠定中国国际地位(3)

——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

中国参与联合国的创建

《中国社会科学报》: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但现在一说到二战之后国际秩序的设计,大家比较关注的都是美国。实际上,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您能不能详细为我们解读一下?

李忠杰:无论是创建联合国,还是建立战后国际秩序,中国都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中国是最早提出创建联合国的国家之一。

中国遭受日本侵略,曾指望国联讲公道话,但国联没有发挥制止战争的作用。因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26个国家的宣言刚签署,中国就开始研究战后以什么方式、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机构才能保障和平的问题。《大公报》当时曾发表社评,提出要吸取国联的教训,建立一个战后维护永久性和平的机构,并建议中国在国防委员会下设立一个“战后国际安全设计处”,专门研究维护国际和平的机制和机构问题。所以,当时的国防委员会后来就组织召开了研讨会,形成了若干建议。

1943年10月,美、英、苏三国外长在莫斯科开会,正式提出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并发表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中国没有参加这个会议,但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大国之一,中国要不要参与签署这个宣言呢?苏联认为,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不应该签署。如果中国签署这个宣言,会刺激日本,并会影响到苏日关系。但当时美国外长坚持中国应该签署。他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四大强国之一,如果不让中国签署这样的宣言,是不可思议的。

《中国社会科学报》:美国对这个事情所持态度很坚决?

李忠杰:很坚决。但当时中国派外长去签署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就委托中国驻苏联大使代表中国签署了这个宣言。这个宣言对启动整个联合国的创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后,中国相继参加了有关的会议。1944年8月到9月,中、美、英、苏在美国华盛顿敦巴顿橡树园召开会议,讨论建立联合国的框架和宪章问题,中国事先做了充分准备,在会上提了大量建议,尤其是三个方面的重要建议被英、美接受,所以最后这三个建议被称为“中国建议”,被吸收到联合国宪章里。

《中国社会科学报》:哪三条建议?

李忠杰:一是处理国际争端应该注重国际正义与国际公法原则。二是联合国要提倡、研究国际公法的发展与修改。三是经社理事会要注重发展文化和教育合作等等。这几条都被吸收到联合国宪章里。当然,会上中国还提出了其他很多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报》:比如对中小国家权利的保护?

李忠杰:对。就是原来的殖民地,战后怎么办?提出托管原则时,中国坚持加上这样的托管是要为今后他们的自决和独立创造条件。因为当时英国是殖民大国,坚决抵制这样的内容。美国当时也犹豫,并和中国代表商量,如果在成立的托管理事会里面给中国一个席位,中国是否可以不坚持了?中国坚决表示,宁可不要这个席位也要坚持。所以,最后促使联合国在有关决议中,虽没说民族独立和自决,但强调朝自治的方向发展。所以,应该说,中国还是为中小国家讲话了。

《中国社会科学报》:据了解,中国是在联合国宪章上第一个签字的国家。

李忠杰:对。这里面又涉及“四强”问题。1943年中国和其他三个大国一起签署宣言,要求建立普遍的国际组织。中国被认为是“四强”之一,就是从这里开端的。

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一共50个,出席的代表153个,中国被安排为第一个签字的国家,这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当然它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50个国家按什么顺序签字呢?首先确定,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优先,中国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所以优先。五大常任理事国又按照音序排位,美国作为东道国最后签字,所以中国就排在第一个签字。签字的中国代表当中,有一位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代表董必武先生。关于中国代表,也有一点复杂的过程。一开始,蒋介石不想让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参与,中国共产党跟国民党交涉,还和美国交涉。当时美国大使和罗斯福总统支持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参加,最后蒋介石同意了。

还有一个细节很有价值和意义。中国代表走进会场以后,不是拿起钢笔签字,他们带来了中国的文房四宝。

《中国社会科学报》:用毛笔?

李忠杰:对,用毛笔。在全世界的关注下,当场研墨,然后用毛笔签下自己的名字。这个细节含义很深,非常令人感动。它实际上标志着中华民族终于重新站起来了。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