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时刻,如何促进青少年正确地反思战争珍爱和平,培育正确历史观、价值观显得愈加重要。在9月8日教育周刊基础教育版刊发的《如何从抗战历史中涵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一文提出:青少年关于抗日战争的一些认知比较薄弱、模糊,对一些影响价值观形成的深层次问题还需要引导。就这个话题,我们邀请专家针对这些问题予以解答,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历史体验,反对战争珍爱和平,逐步让学生树立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价值观念。
为什么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张斌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何让青少年深入理解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高洪:我们认为,1931年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大举侵华,侵犯中国东北,已经引发了法西斯发动的世界战争。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时间最早、历史最长。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投降,盘踞在中国本土上的日军有105万。英美的领导人,罗斯福、丘吉尔都讲过,没有东方战场的牵制,那太平洋战场,甚至在全球意义上打败法西斯是不可想象的。试想一下,如果不是我们牵扯着100多万武装的日军,那么日军腾出这个力量来,在太平洋战场、在东南亚战场、在澳大利亚、美军能否顺利地打败日本法西斯?美国考虑过,如果硬打到底,美军可能伤亡过百万,100万是一个巨大的决定战争结果走向的数字。中国当然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果苏联在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时候,没有中国战场的敌后武装的主要作用,日本若调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在苏联背后插上一刀,苏联能否撑得住很难说。当时,苏联西伯利亚地区是空虚的,所有军队都直接从西伯利亚火车运到前线去打击德国法西斯。一个大国同时对两个大国,两面作战那是很难取胜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时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强有力支持也是各大国本身的需要。
朱汉国:一是要增加相关史实的论述,二是要转变历史叙事的视角,要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视角来论述中国抗日战争。或者说,要把中国的抗日战争置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去论述。要让青少年具有这样的认识:一、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点燃了世界法西斯对外侵略战争的第一把战火。二、1937年,中国全民族抗战的爆发,对世界产生了牵动全局乃至改变格局的影响。中国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军主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中国的持久抗战不但为苏、美、英等反法西斯国家赢得了宝贵的战争准备时间,而且为保证同盟国实施“先欧后亚”大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三、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主动加强与苏、美、英、法等同盟国的战略协调,促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为取得战争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军民与各国军民一道,互相支援,互相配合。美、苏等国从人力物力上大力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国也为同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援了同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国远征军远赴缅甸,与盟军协同作战,使日军遭到少有的沉重打击。中国长期的抗战和与日军殊死的斗争,使中国抗日战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