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战争的历史播撒正义、和平、人民的信念(3)

用战争的历史播撒正义、和平、人民的信念(3)

在一般人印象中,与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相比,一次性大规模歼灭日本侵略军的战役不多。如何理解这种情况?

张斌平:评价美苏对中国抗战的贡献还有一些因素值得关注。中国抗日战争历时14年,大小战斗无数,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涌现出无数抗日先烈,但在一般人印象中,与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相比,一次性大规模歼灭日本侵略军的战役不多。年轻人应该如何理解这种情况?

高洪:这主要是理解战争方式的不同。欧美与日本是具有强大军事力量的现代国家之间的对决,中国不是。现在的年轻人在电影大片里看到的都是整建制集团军的对抗性作战。我们是不能和日本打对抗性作战的,一直到1944年,国民党军队节节防御,节节败退。共产党军队非常缺少子弹,我们歌里唱的是“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日本的关东军老兵经过实弹训练,打得非常准。如若组织大规模战斗,没飞机,没坦克,和训练有素的日军进行大规模作战,这是不敢想象的。我们打的是人民战争,我们深入敌后,用小规模的,化整为零的兵民结合的方式,也打了很多小仗,积小胜为大胜。这是我们中国特色的,特别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做法,给日军的打击力度是相当大的。如果没有这种累加的巨大的效果,日本完全可以腾出手来去打苏联,去太平洋作战。中国战区特别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斗争是非常坚决的。等到国民党军在滇西、缅北地区作战的时候,那些兵团经过很好的训练,得到外部充足的战略物资补充,把日本人打得很惨。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我们有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们诱敌深入。现在的青少年对人民战争的观念淡漠了,不像过去的人能够明白这个。

朱汉国:出现这种现象有内外两种因素。从外部来说,是受国际上一部分不能正视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的史观影响;从内部来说,是社会舆论还不能客观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影响所致。事实上,在欧洲战场上大规模歼灭侵略军的战役并不多,而中国的抗日战争歼灭大量侵略军的战役并不少。如抗战初期的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相持阶段的百团大战、桂南战役、湘西战役等。有鉴于此,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加强中国抗日战争的研究,扩大其国际影响;同时客观地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作用。

如何让青年人理解两个战场对抗战胜利的贡献?

张斌平:刚才说到这个情况是因为中国战场形成了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这是中国抗战的特殊现象。如何让青年人理解两个战场对抗战胜利的贡献?

高洪:至少日本侵华初期,国民党是消极的。而在东北被日军占领以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是在整个东北抗联作战当中,打得最坚定最顽强。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都是共产党员,他们打得非常惨。我们的游击战争缺少根据地,没有扩充设备。比如,不能生火,一生火就有烟,有烟日军就能发现。那是最为艰苦的年代,东北抗联作战,艰苦的程度要超过关内。所以,最后杨靖宇殉国以后,日本人都集体给他敬礼。这种精神确实令我们佩服。是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从民族大义角度出发,共产党和国民党摒弃前嫌。如果不形成全民族统一阵线来抗战,中国未必能撑下来。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