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举团结反霸大旗,成为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主要代表
新中国争取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斗争获胜后,毛泽东十分高兴。他连夜召集开会,研究部署组团去联合国事宜。毛泽东指示国务院领导和外交部相关人员,要准备好在联合国的第一篇发言,要伸张正义,长世界人民志气,灭超级大国威风,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和侵略政策,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宣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讲“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中国属于第三世界,永远不做超级大国,反对大国欺负小国,强国欺负弱国,不许任何国家操纵联合国”。
1971年10月29日,中国政府就联合国通过2758号决议发表声明,指出美国剥夺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政策和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已经破产。声明对坚持原则、主持正义的国家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宣布,中国将同世界上一切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站在一起,为维护各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为维护国际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共同奋斗。
11月8日晚,毛泽东再次召集国务院领导和外交部相关人员开会,叮嘱中国代表团到联合国后要搞好调查研究,搞好国际统一战线,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遇事平等协商。11月15日,中国代表团出现在联合国总部,包括苏联东欧国家代表在内,共有57人上台发言,都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表示祝贺。中国代表团团长豪情满怀,详细地阐述了中国的对外政策,同时表示,中国希望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反对侵略和干涉、发展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1971年中国回到联合国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的矛盾错综复杂,发展中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斗争形势严峻。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把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自然而然地当成了参与联合国事务、开展联合国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譬如,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后不久,印度与巴基斯坦爆发战争,中国在联合国激烈抨击苏联支持印度侵略巴基斯坦。美国持续扩大在印度支那的战争,中国在联合国强烈谴责美国侵略行径和战略政策,全力声援印度支那三国人民。在全面裁军、中东冲突、葡萄牙入侵非洲、非洲种族歧视等问题上,中国都主动充当发展中国家代言人角色,积极承担发展中国家利益维护者的使命,推动联合国通过不少反对霸权主义、抑制强权政治的决议,受到第三世界普遍欢迎。
当时,毛泽东根据国际形势新变化、力量对比新态势和中国对外战略新要求,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认为美苏两国是第一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其余国家为第二世界。各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反对两个超级大国,是国际斗争的核心任务。1974年,邓小平副总理率团出席联合国第六次特别会议,全面阐述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并向全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属于第三世界,永远不做超级大国,永远不称霸,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反响。
当然,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回到联合国之初,对联合国的认识还有很大局限性,相当一段时间内仍把联合国视为美国的工具,或是美苏勾结的场所。1972—1975年间,中国先后恢复了在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万国邮政、国际民航组织中的席位,逐渐开始参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贸易与发展会议、环境规划署以及经社理事会等机构的活动。总体看,中国当时对这些联合国附属机构的职能和作用了解不多,参与活动主要是熟悉和了解情况,远谈不上发挥多大作用。
中国最初对联合国事务不了解不熟悉,还有一个突出表现,即长期回避参与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活动,不懂得利用这个平台宣传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巨大意义,不敢触及人权理论和人权事业等敏感问题。对国际裁军问题,多持怀疑立场,而不是主动参与和发声。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恪守反对外部干涉的传统立场。反对联合国介入任何国家的内部冲突,坚持不承担财政义务。由于这些原因,回到联合国最初五年,中国在安理会投票表决重大问题时经常回避投票。不投票率高达29%,居五个常任理事国之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