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联合国事务的历史省察及国际贡献(5)

中国参与联合国事务的历史省察及国际贡献(5)

维护联合国的地位和权威,做国际秩序变革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21世纪来临之际,面对国际力量对比和自身发展需要,中国对“联合国需要中国,中国需要联合国”有了更加透彻的认识和理解。2000年,江泽民主席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并发表讲话,认为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作用“不可替代”。“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以及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职责。”

2001年,中国经过14年艰苦谈判,加入了与联合国关联度极大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对中国的影响和中国与世界的互动愈加广泛。联合国组织对中国的作用和意义更加突出。2005年,胡锦涛主席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在会上提出“和谐世界”构想,表明中国将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加负责的大国角色。事实确也如此。在推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同时,中国参与了巴以冲突、反恐合作、非洲问题、阿富汗问题、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格鲁吉亚问题、叙利亚战乱、乌克兰危机以及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所有重大议题的讨论。

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是联合国2005年成立的建设和平委员会组委会成员。为支持该委员会活动,中国在已捐款300万美元的情况下,又于2010—2012年再捐300万美元。2006年,联合国成立互联网治理论坛,秘书长创立移民与发展论坛,中国均积极支持其活动。对9?11事件后联合国成立的“文明联盟”,中国采取建设性立场,自2007年起开始参与其对话活动。

中国对联合国的“人权”议题已经无所畏惧。作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中国近二十多年来一直与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及其办公室密切合作,至今已加入27项人权公约。与此同时,中国与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员会、麻醉品委员会、原禁毒署以及现在的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都有良好合作关系。中国还加入了有关难民地位的国际公约,在难民保护问题上与难民署密切合作。中国参与联合国事务,可以说是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高质量,基本没有“空白点”。

近年来,联合国自身改革问题日益紧迫,争论也日趋激烈。中国支持联合国顺应潮流,进行必要改革,以增强应对新挑战的能力。但是,联合国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应是加强权威,提高效率,强化职能,包括精简机构、削减冗员、克服官僚主义等。对于安理会改革,特别是增加常任理事国,中国主张以会员国高度认同、协商一致、全体支持为前提,否则就会分裂联合国,撕裂国际社会,使现有的国际体系和世界秩序出现危机。总之,联合国地位只能提升不能矮化,权威只能维护不能损毁,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应当成为联合国改革不可置疑的指导思想。

2014年,中国外长出席了联合国维和行动问题特别会议,承诺中国继续支持和参与维和行动。随后,他在联大会议上发言,号召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和平与安全领域的新挑战,提出了“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合作共赢、讲求公道”的“中国方案”。当年底,中国首次派出整建制步兵营到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至此,中国已累计派出2.5万维和人员,目前有2000多人在冲突地区参与和平值守。

2014年,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分别访问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和粮农组织总部。这是中国国家主席和政府总理首次访问这两个重要机构。习近平在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纵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阐释“中国梦”与弘扬中华文明之关系。李克强宣布了中国与联合国相关机构扩大合作的新举措。

所有这些新动向,一方面表明,中国政府对联合国及其所属组织高度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也说明,联合国已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中国展示自己独特外交风格、外交气派与外交风采的重要舞台。

(作者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现任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