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是宜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地
创新形式营造氛围 乡贤文化助推社会发展
“道德模范”、“美在身边”、“凡人善举”,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宜宾市开展了多项评选活动,深入挖掘道德模范、先进典型,并加强宣传,在全市营造了“学榜样、讲文明、当模范、树新风”的良好氛围,川南文明高地逐步形成。“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层出不穷。全市设立“好人榜”350余处,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名、省级道德模范12名、中国好人15名、四川好人72名、市级道德模范72名、县区级道德模范800多名。
宜宾组织由德高望重人士和致富能人组成的乡贤维稳队伍,对村里存在的邻里矛盾纠纷、垃圾乱扔等不文明、不道德现象开展评议,着力提升村民法律素质,提高群众依法维权意识。2014年,宜宾市聘请100多名老干部、老党员和致富能人为辅教社工,积极参与家庭赡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重大节庆期间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共开展纠纷排查5543次,排查纠纷8441件,涉及当事人91093人,其中,重大疑难纠纷3410件,防止民间纠纷激化397件,有力地助推了全市农村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在各级乡贤的推动下,各地积极采取优惠政策“帮”、项目建设“促”、因才施教“育”、结对帮扶“联”、典型引导“激”五项举措,有效激发了农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情。“经济发展、村庄漂亮、农民快乐、人人有德”的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全市已建成幸福美丽新村566个、幸福美丽新村示范村67个,千万元产值村达到700个,201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9831元,被评为“四川省农民增收先进市”。
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的是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目前宜宾有农民文艺演出队伍1255支,参与的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员达5万余人,利用传统节日广泛开展花灯节、舞龙灯、踩高桩、农民自办“春晚”等民俗文艺表演活动,形式多样的民间文艺活动正在不断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