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近平访美看影响中美发展的三种合力(2)

从习近平访美看影响中美发展的三种合力(2)

二、从国际多边合力发展趋势看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的多边合力,就是整个国际格局各种力量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结果。因为中美关系不是一般的双边关系,而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大国的关系,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与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因此,中美关系即是影响全球战略格局的重要因素,又是受到全球各种力量反向影响的双边关系。

习近平访美的最重要的一个议题,就是有关国际格局、国际秩序、国际体系如何改革、如何管控、如何治理,这是事关全球的大事,也是此次中美峰会的核心。

习近平与华尔街记者书面谈话的第一个议题,就是中国是否准备改变国际体系、重建国际秩序的问题,这包括全球治理、亚投行、朝核、伊核、巴以和谈、南苏丹、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议题。中美双方关注的所有这些全球或区域性的多边问题,每个问题都指向同一个核心:国际秩序谁主导?国际规矩谁来定?国际争端谁来裁判?

美国习惯于旧式的老大思维,最关心的是:谁是老大?老二是否在暗算取代老大位置?中国是否打算另起炉灶,重建国际秩序?是否准备把美国从亚太赶出去?正如华尔街记者向习主席提出的问题:中国是否正在有意将此前以美国为主的全球治理结构加以调整使其更向中国倾斜?如果中国承认美国是老大,那么就应该仍然由美国在国际体系享有超然于其他任何国家之上的特权,美国还是国际秩序的主导者,是国际规矩的制订者,是国际争端的裁判者,自然,中国也应承认中美之间的关系不那么平等,虽然美国也愿意在一些领域、在一边问题上主张和承认发挥中国更大的作用,但其提是:中国承认美国是老大,中国只是跟在美国之后的老二。

中国的思维是平等共建。如习近平所述,中美关系的核心是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中国承认美国过去在二战、建设联合国、国际秩序、国际体系中的贡献和重大作用,中国总体上承认美国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仍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巨大作用,但中国不承认什么老大老二论,中国希望与美国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共同合作,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向更合理更公正的方向的发展。中国明确承认美国在建设国际体系国际秩序中的重大作用,但不承认建设者拥有独自掌握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特权;中国承认美国在亚太的特殊存在,但不承认亚太是美国的势力范围并只由美国来主导;中国承认国际规矩是美国订的,但不承认美国有违反规矩的特权;中国承认美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主导性作用,但不承认美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垄断性和领导性作用。中国承认美国在建设联合国过程的主导作用,并不承认美国有超越联合国宪章的特权。中国主张每个国家平等相处,世界的事情由大国和小国协商解决,大国应多作贡献,但大国没有超越联合国宪章的特权等观点,是中国一贯坚持的,与实力对比中的老大老二论无关。

中美这两种不同主张的分歧,很难短期内消失。但事情的发展并不仅仅取决于中美双边,也取决于中美之外的国际多边的合力。

在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管控等全球问题的改革、治理问题上,国际多边合力总体上对中国主张较有利。因为国际格局总的变化趋势,是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和作用在增加,发达国家的影响在相对下降;美国在国际格局的影响在相对下降,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影响在相对上升;正如习近平所说,全球治理体系、国际体系、国际秩序等,是由全球共建共享的,不可能由哪一个国家独自掌握。中国没有这种另起炉灶推倒重来的想法,也不会这样做。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符合世界各国的普遍需求。所以,中方提出的与美国和其他国家一起,共同努力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也有利于双方合作推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不仅有利中国,也有利于美国。

国际多边合力有利于中国主张的一个例证,是亚投行的建立。亚投行的建设是中国推动的国际经济体系更合理更公正的一个努力。中国的这一努力被美国视为中国另起炉灶的举动而受到美国的反对。美国的思维是我老大,我不提你也别搞,搞了就有另起炉灶嫌疑。但这件事也明显不仅仅取决于中美双边。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不认为世界上哪个国家可以使全球治理结构向自己倾斜,也不认为这样做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全球治理结构如何完善,应该由各国共同来决定。这就是多边合力。在亚投行问题上,国际多边合力明显有利于中国,中国明显成了亚投行的主导性力量。中国的倡议不仅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响应,也得到了美国最忠实的盟友如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的支持和响应。相对于美国维护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既有特权的主张,习近平代表中国提出的合作共赢的主张更能符合世界潮流。

当然,也要指出,在中美关心的其他的地区性、行业性问题上,中国也应当善于注意国际多边合力的发展趋势和不同特点。在世界气候变化上,中美合作较多,但与其他国家的主张没能形成合力;在南苏丹问题上,中国受到来自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压力较大;在朝核问题上,美国一开始比中国积极,主张对朝鲜施加更大的压力;而中国主张美国应在朝鲜双边会谈中应持更灵活的立场。现在看来,中国过于主张半岛维稳的思维也有消极后果,今后要更注意多边合力的变化方向。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