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转向人力资本红利
人口红利是中国成长为“世界工厂”的重要因素,在“十二五”期间,这一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
时间回到2011年的正月。春节刚过,广东佛山云来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云来就赶到重庆招工。曾云来说:“当前用工越来越紧张,公司希望以就近就地的方式吸引农民工继续外出。我们已经在重庆、四川、陕西等地参加了7场招聘会。”当时像曾云来一样四处抢招工人的老板有很多,媒体以“抢人大战”来形容对劳动力的争夺。
人口红利的消减已是不争的事实。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末,我国大陆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人口首次下降。其后两年,这一数字年年下降。与此同时,2010年之后我国老龄化加速,去年老龄化率已达15.5%。
这一重大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工资水平尤其是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快速上涨。“十二五”前两年,农民工工资收入每年增长20%左右,其后受经济形势影响,增速有所放缓,2013年为13.9%,2014年为9.8%。工资上涨削弱了传统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这使得“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迫在眉睫。
“中国制造”要转型,人口红利相应的也要向人力资本红利过渡。专家认为,虽然我国人口红利在消减,但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30%,主要劳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2.5%。在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和蓝领工人中,接受职业教育或者在岗培训的人越来越多,人力资本红利开掘的空间十分巨大。
当然,“十二五”期间,我国的人口战略也进行了调整,“单独二孩”政策已全面实施。随着创新驱动成为国家战略,一系列培育人力资本、调动人才积极性的重大举措相继推出并逐渐产生效果。未来,只要操作得当,人口红利与人力资本红利将实现平稳转换,为我国经济注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