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铭记“十二五”:人口红利转向人力资本红利(5)

历史铭记“十二五”:人口红利转向人力资本红利(5)

农业现代化加速起跑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一直以来的目标,“十二五”期间这一进程提速。2013年初,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的发布,具有标志性意义。

农业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现代化提速是必然之举。《半月谈》曾在2010年发表文章《中国农业进入高成本时代》,从生产资料成本、劳动力价格和土地租金三方面着眼,宣告农业新时代的到来。在高成本时代,真正要以农为业必须是现代农业。

夏收时节,行走乡村,你会发现记忆中的打场、收割、晾晒等场景在不少地方已难觅踪迹。“种地越来越简单了,上午收完麦子,下午就种上了玉米,自己都没进地。”6月11日,山东省夏津县苏留庄镇封庄村,当天收割小麦的于贵红正悠闲地在地头一棵杨树下纳凉,偶尔看一眼自己地里轰鸣耕作的机器。

为于贵红收割麦子的是当地的合作社,他们有专业的机械和操作人员,每台机器每天连收带种能完成40多亩地。类似这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这几年在农村飞速发展。截至2014年,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已超过115万个。

基于农业的特殊性和农业人口众多的现实,我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一直走得小心谨慎。我国不鼓励工商资本以雇工形式直接进行农业生产,也不鼓励超大规模的农场形态,而是支持家庭农场、合作社、大户等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新型农业主体发展,并希望以此对接农业社会化服务,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当然,除了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之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等,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过量施用、土地瘠薄化等问题开始受到重视,有针对性的举措陆续实施,绿色农业、集约农业受到热捧,我国农业从主要追求产量进入到产量、质量并重的新阶段。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