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铭记“十二五”:人口红利转向人力资本红利(2)

历史铭记“十二五”:人口红利转向人力资本红利(2)

城镇化发展变轨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说过: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将成为影响人们21世纪生活的两件大事。不得不佩服他的远见卓识。单就我国的城镇化而言,进入新世纪以来,确实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的重要驱动力。

1999年,我国城镇化率仅为30.89%,而到去年,这一数字已达到54.77%。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成就。然而,其中裹挟的问题和风险也不容忽视。比如前些年饱受诟病的“土地城镇化”。在这种城镇化路径下,城市大兴土木,不断扩张,地方政府过分依赖土地财政,不少农民饱受失地之苦,常住城市的农民工多数难以享受市民待遇。

这是一种推进极快同时代价很高的城镇化。在一定阶段内,或许有其合理性,但显然不可持续,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路径转换势在必行。而这种转换的正式确立,就在“十二五”期间。

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在这次会议上,中央明确提出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强调城市的共享、包容、宜居,注重城市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和可持续性。这是对此前“土地城镇化”的一种纠偏,因此被称为新型城镇化。

有一个关键节点值得一提,那就是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在这之前,我国总体上只能叫做乡村社会,这之后我国才进入了城市社会。这一重大转变发生在2011年,也是“十二五”期间。它与城镇化变轨前后相接,并不是一种巧合。因为当城镇化率超过50%,各个城市对人口的竞争加剧,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完善公共服务以增强竞争力就成为必然选择。

尽管如此,这一变轨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旧有模式的惯性不仅来自思想认识,而且有着深厚的利益根源。不管是对土地财政的追求,还是政府官员的政绩冲动,都可能对这一转变带来干扰。不过,新型城镇化已是大势所趋,可以预见的是,哪里做得好,哪里就将在未来的中国城市版图中崛起。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