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是个大主题,要很好地理解接受和回应这样的主题,需要很多实际行动。在这一点上,文艺家需要切实反思和努力改变。我们当前的文艺现状表明,我国文艺创作的方向是有所偏差的。有很多例证说明,不少文艺作品是与人民、与勃发的社会建设有所间隔,甚至是脱节的。热衷于自生自艾的自我表达,热衷于搜奇猎丑的展览,热衷于搞笑弄怪的表演,热衷于对外来文艺现象的生吞活剥,热衷于物质价值的追求,热衷于对名利的抢夺等,都在严重影响和损害着真正优秀文艺生成创作的节奏与环境。要想很好地完成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这个大主题,文艺家需要走出自己的小书房,到广阔的社会生活天地中观察和感受,真正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只有这样,才能够发现有价值的表现对象,找到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表现形式,创作出真正“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来。《意见》为优秀文艺作品的出现,开启了自由活动的大门,对文艺发展的指导思想、运行政策、管理机构,甚至人员配置等都做了布置。所以,文艺家应该毫不犹豫地投身到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潮流中去,去作为,去显示自己的身手!
四
《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对文艺方向、内容、政策、领导等方面均有表达。其实,在这些表达的背后,对文艺家的期望要求也是很多的。文艺创作,是一种具有个性化劳动的创造性活动。对于文艺创作,文艺家自然是不能够丝毫忽略的主体。作家可以有自己的创作自由和选择,但“文章乃天下之公器,安敢私焉?”作为流布于社会的文艺,需要经受环境和社会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文艺有所要求和期待,而这种要求,是实现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的文艺的有效途径。中国的文艺家,也需要吸收传统和外来文艺作品成功经验,但最为珍贵的还是站在中国这块坚实的土地上,扎根于中国人民中实现自我创新。简单地重复过去和接收外来,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唯有继承与创新,才可能获得未来。
鲁迅先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解剖最深刻和批判最严厉的作家之一,但是在批判的同时,他却有一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如今我们不少文艺家,缺少鲁迅那样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缺少对社会的担当意识,似乎没有什么精神信仰,甚至是玩世不恭,多是想着法子弄钱谋名——这样的文艺态度和追求,如何有利于文艺的繁荣发展?如何有利于社会的文明建设?《意见》指出:“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崇高使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有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的中国文艺工作者,对这样的号召应该有一个积极的回应,真正地树立文明信仰,认真对待自己的文艺事业,使用好自己手中的笔,在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待伴随着《意见》的学习落实,中国社会主义文艺不断开创新局面,呈现新面貌!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