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包帮、转走访”要准确把握扶贫开发战略思想

“挂包帮、转走访”要准确把握扶贫开发战略思想

“挂包帮”“转走访”扶贫开发工作是云南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考察云南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各级干部要准确把握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

扶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他强调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指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弄清两个“重中之重”。在扶贫开发地位和作用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有重点。” 两个“重中之重”为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赋予了新的内涵。

新时期的扶贫工作要改革创新。“贫困地区要把提高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针对一些地区以贫困为荣的不良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改革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特别是考核机制,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

找对路子,科学扶贫。习近平同志指出: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 要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真正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使贫困地区发展扎实建立在自身有利条件的基础之上。这实际上提出了科学扶贫的思想。

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习近平同志指出:“抓扶贫开发,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这表明,精准扶贫是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底数不清、目标不准、效果不佳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实际工作中,应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扶真贫、真扶贫。

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真正实现内源扶贫。习近平同志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 扶贫开发目标能否实现的根本标志,是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是否具备了内生发展动力,只有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不断增强,其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

总之,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各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总书记扶贫开发关乎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总书记“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两个“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深刻领会总书记精准扶贫、科学扶贫、内源扶贫的思想,把扶贫开发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格局中去认识,把这些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贯穿于扶贫开发的新实践中。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