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三管齐下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放、管、服”三管齐下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新形势,立足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着眼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本届政府把简政放权等改革作为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政府转变职能的“当头炮”,统筹规划、全力推动,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2015年5月12日在国务院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对过去两年来这项改革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于下一步的“放、管、服”做出了重大部署。

下面就如何推进“放、管、服”三管齐下,转变政府职能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深化简政放权,进一步激发市场社会活力

简政放权包括“放开”和“下放”两层含义。“放开”就是取消,凡是市场和社会能做而且能做好的,坚决放给市场、企业、社会,由企业和个人自主决策,依法自主行为;“下放”就是下级政府能管而且能管好的,上级政府要坚决放给下级政府,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三个一律的刚性要求。《决定》指出,一是对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二是对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更为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三是对关系国家安全和生产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的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的项目,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

理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核心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质是让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下放是将政府必不可少的审批、核准和备案项目,根据实施能力和便利行政的需要,在不同政府层次间合理划分,并明确公布。当前要多讲放开,把应由市场调节的真正放给市场,改革的总体方向是“营业执照+负面清单+政府监管和服务”。营业执照是出生证,负面清单是画红线,红线以外的地方,企业市场主体可以自主经营,政府进行有效监管并提供充分服务。

当前,简政放权改革要聚焦准入和办事两个领域。放开准入的关键是尽快将正面清单改为负面清单,缩小负面清单项目数量和长度。我国过去长期实行以正面清单为基础,以行政许可为主导的市场准入制度,把允许进入的领域都列在清单上面,没有列入的清单领域和项目则不允许进入。这种管理方式有其历史的客观必然性,但现在看来,已严重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下一阶段要按照中央五个“再砍掉一批”的要求,加大放开力度。要提高取消放开项目的含金量,放开什么,不放什么,由市场企业点菜。在放开上以是否满足群众需求论英雄,而不是单纯以数量多少论功绩。进一步变先照后证为先照减证,把审批、核准办证等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放松管制的核心是对企业和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干预少一些。必要的干预要透明,要依法,更要简约。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