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第一封家书的内涵与外延

手写第一封家书的内涵与外延

写信,在手机、电脑风靡的当下,你还干过这事吗?这不,中秋节宁波大学阳明学院2015年级的2907名新生分别给自己的爸妈写了一份家书,算算时间,这份家书也应该到家里了。只不过,这途中发生了一点不怎么愉快的事情,至今已有50多封信,又辗转被退回了学校。不禁让人疑惑,这仅仅只是95后的学生不会写信吗?还是当下不少人的通病(10月9日《现代金报》)

看到这个新闻,很多人都不由得扪心自问,我们有多长时间没有写信了?我们还会写信吗?

家书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写信时的一笔一划,联想起父母家人的一颦一笑,落笔时的语句斟酌,既可以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也从中体味到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国人羞涩于语言表达,第一封家书给了大学生们倾诉心声的契机,犹如一把打开亲情之门的钥匙,让百般宠溺的孩子第一次摩挲亲情的温度,反思自己的孝心,因而才有了写家书时的感触、喟叹甚至哭泣。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家书作为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学、书法、礼仪、邮政等文化的综合载体。千百年来,她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映照着人间的绵延亲情,《傅雷家书》、《曾文正公家书》、《留德家书》这些中外家书瑰宝,真实地记录了历史的变迁,展示了个性的光芒,如果大学生们经常有类似的经历或练习,就不会有数十封家书因格式不对而退回原址。从这个角度而言,高校开展写家书活动,是在互联网时代里对古老家书文化的一次很好的传承,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教育。

然而,现代科技高速发达,电话、邮件、QQ、微信,音画俱全,快速便捷,人们无手写之累赘,“字音联想”,省却忘词之烦忧,手写书信自然被尘封在紧张生活的缝隙,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必然,无可逆转。若因为手写家书的特别和高端,而放弃网络、电话等现代化通讯设备,未免偏颇,并不足取。

故此,家书文化,必须重视但毋须矫情,不盲目夸大也绝不遗忘,让温馨的家书、浓浓的亲情时时慰藉疲乏的都市心灵,但也要及时跟上现代通讯工具的节奏,二者相辅相成,毋须分割对立。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论联络、表达方式如何变换,对家人的爱,对亲情的渴望和真诚维系才是最重要的,这是我们从大学生们第一封家书中,最应该找寻到的家书的“内涵”。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