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何以脱节

产学研何以脱节

时下人们对“产学研脱节”现象多有微词。公开的数据,我国每年受理专利申请90多万件,获得专利授权16万多件,连续四年居全球之首。可令人遗憾的是,专利转化率却平均不足20%;产业化率更低,不到5%。这样一方面政府拿真金白银支持创新,而另一方面大量专利成果却又束之高阁。花钱不得好,难怪人们会有抱怨了。

不过抱怨归抱怨,冷静分析,这现象其实也不足为怪。黑格尔有句名言:存在即合理。是的,某些貌似不合理现象存在,背后必有特定的“约束”或“因由”。只是这些“约束”鲜为人知,所以才觉得不合理。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多:比如人们常常抱怨收入差距大不合理,殊不知只要生产要素的稀缺性不同,按要素贡献分配就会有差距。差距大从道德看不合理;但从学理看则事出有因。

事实上,人们观察世界有两个视角:一是价值判断;二是实证分析。我的看法,研究经济要有价值判断,但同时也要有实证分析。比如研究人的行为,经济学讲,人的行为规律是“在特定约束下追求最大化”。这是说,追求最大化是人的行为共性,只是面对的约束不同,行为结果会不同。作实证分析,就是要找出那些约束“行为”的条件。约束条件找准了,行为也就被解释了。

与实证分析相对,价值判断是关于“好”与“坏”的认定。作为决策者,不仅要尊重价值判断,也要重视实证分析,否则只有价值判断会难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对某现象,若价值判断认为“不合理”,那么按实证的观点,我们要做的并不是直接改结果,而是先改约束条件。约束条件不变,改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前几年有人认为肉禽价格高不合理,主张政府限价。设想一下,倘不改约束条件(增加供应),直接限价岂不会令涨价压力更大?

回头再说“产学研脱节”。其实,研究此问题也有两个角度:从价值判断看,产学研脱节无疑不合理,应当改进;但从实证角度看,这现象存在又有存在的理由。前面说过,人的行为规律是“在特定约束下追求最大化”,科技研发行为当然也不例外。问题是,造成这种脱节的约束条件为何呢?最近到南方调研,与科技人员多次座谈,大家认为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成果评价厚此薄彼。以资金来源分,科技课题有政府纵向与企业横向两类。据湖南、云南等地科技部门负责人反映,目前科研院所评职称往往重“纵向”轻“横向”。在长沙座谈时就有科技人员说,他所在单位评职称,无国家课题近于免谈。

二是财政大包大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对科技投入增长近百倍,特别是近五年,财政投入均增长20%以上。这些资金大多以课题形式投给了科研院所。国家既发工资又拨经费,科技人员高枕无忧自然不会再去关心科技成果转化。

三是公共服务平台短缺。目前科技成果难转化的另一原因,是“中试车间”等公共平台短缺。一项新技术从实验室到规模生产,通常需要中试。有数据说,新技术成果通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可达八成;而未经中试成功率只有三成。困难在于,建中试车间一次性投入大,使用率低,科研院所与企业谁也不愿自己建中试车间。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