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

“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

作为我国21世纪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不仅开创了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稳定发展,而且对促进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发展,探索区域化、全球化发展新模式、新道路也具有重大意义。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崛起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梦”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与金融整体发展进程,而且也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之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人民币的区域使用及全球推广提供了更广泛、更便利的机会,是人民币国际化重要的推动力量。如何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构建国际经济、金融战略协同发展模式,无疑是实现中国大国崛起的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

人民币国际化:迅速发展的起步阶段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在全球地位提升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硬实力和软实力刚柔相济的重要标志。人民币国际化起步时间不长,但一路发展迅速,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从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开始,在六年时间里,人民币国际使用程度保持着持续高速的增长。据中国人民大学《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测算,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从2009年底的0.02,已经提高到2014年底的2.47。同期,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这四种主要国际货币的份额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根据初步匡算,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人民币国际化指数预计为2.9,人民币与日元的差距不足一个百分点,与英镑的差距大约为两个百分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特别是资本账户稳步开放等政策的实施,人民币很有可能在两年之内超越日元,成为第四大国际货币。

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RII的驱动模式已转变为贸易计价结算和金融交易计价结算并行驱动。2014年,贸易计价结算为RII稳定上升提供了基本保障,而推动RII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人民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承担金融交易计价和外汇储备功能。2014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达6.55万亿元,同比增长41.6%,全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份额提高到2.96%。全年人民币直接投资额达1.05万亿元,同比增长96.5%。人民币在全球资本和金融交易的份额达到2.8%。人民币已经成为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中国人民银行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总额达3.1万亿元。截至2015年4月末,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资产余额约为6667亿元。

基于此,人民币进入SDR货币篮子也拥有了更有力的基础。如果人民币在本轮评估中能够通过IMF例行的SDR定值检查,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方认可,跨入国际储备货币行列,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里程碑,象征意义巨大。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