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用拾荒还债铸就诚信人生

八旬老人用拾荒还债铸就诚信人生

【事件介绍】

 

八旬老人拾荒20年替人还债

在广丰区沙田镇,有一个叫做坞垄村的小小村庄。年轻人总向往着大山外的世界,外出打工似乎成了坞垄村年轻人的一致出路,曾经热闹的坞垄村如今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留守在村子里。外出打工赚了些钱的村里人,回了村子的第一件事就是盖新楼。放眼望去,在洋楼林立的新楼中间却挤着一小栋旧砖围砌的破房,那便是陈德柱老人的家。

出生于1933年7月25日的陈德柱,今年已是83岁高龄,已至耄耋之年的老人,按理说早该在家颐养天年,可是陈德柱却仍为了还钱在拉着板车拾荒。曾经是80年代首批万元户的陈德柱,如今日子怎么会过得如此艰难?

“万元户”成破落户

20多年前陈德柱是一名商人,那时候他在村子里做生意,做人实在又有头脑,卖斗笠、烟叶、鱼苗、菜籽饼……渐渐地生意做大了,陈德柱成了坞垄村首屈一指的“万元户”。由于他做人实在,加之有一定的家底,村里的乡亲们,有困难的时候都来找他帮忙,没钱的时候陈德柱也会帮衬着乡亲们,“能借就借点给他们,大家都不容易。”陈德柱说他当时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借钱给村里乡亲们的。“有他担保就跟放在银行似的。”有不少乡里乡亲找陈德柱做借钱担保人。

但令陈德柱没想到的是,他以诚信待人,别人却陷他于不义!不少由他牵头借钱的人借完钱后竟然相继远走他乡,翻脸不认账,而陈德柱作为借钱的担保人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痛定思痛,陈德柱决定由他自己来偿还总共20多万元的债务!他将原本分给6个儿女的四套房子卖了三套,一共筹得了10万左右还给了债主,而这剩下的10万元的债务该怎么办呢?

拾荒还债20年,曾三年舍不得买豆腐吃

目不识丁的陈德柱为了追债,曾经只身一人跑到上海去找欠钱的人,但到了上海才发现,上海天大地大根本没有可能找到人。一筹莫展的陈德柱徘徊在上海街头,却无意间发现许多老汉在街头拾荒。他转念一想,50多岁的自己并没有什么别的本事,或许拾荒也能赚点钱早日还清债务。陈德柱自己也不曾想到,这一拾荒便拾了20多年。

拾荒赚的一点钱全部都还给债主了,过去连续三年,陈德柱一家大过年的竟然连块豆腐都舍不得买来吃。邻里乡亲看见他们家实在可怜,拉他们到自家来过年。连续三年大年三十不曾舍得买块豆腐吃是什么样的概念啊!走进陈老汉的家中,就算是陌生人也难免觉得心酸——家里唯一的电器,是电灯。家中废弃的冰柜是邻居拿给他当桌子用的。

不还完债 心里不安

在几年前的一次拾荒途中,灾难再一次降临在陈德柱的身上,意外使得板车压在他的双膝上,膝盖骨被压裂开。手术之后陈德柱的膝盖里多了两根钢钉。他并没有选择将钢钉取出来,因为取出来又要花2500元钱,这对于他这样一个家庭来说,真的难以承受。腿不灵便之后,陈德柱就只能在家种种高粱和地瓜。现在种田并没有什么太好的收入,种一年收成也就600元的样子。陈德柱的老伴祝美娟每天都得吃药,心脏病和高血压使得这位老妇的脸色并不好看。她定神儿看了一会在和记者交谈的老伴儿,别过脸来说:“他就是死心眼儿,别人都说不用他还了,他说不还干净他的心不安!”“老话说欠了别人的不还,下辈子会变猪变狗。别人辛苦钱也不容易,一定要还!”变猪变狗可能是一句戏言,但在这古老的村庄里,一句“心安”对于上了年岁的老人家来说,便是承诺。

可能你会好奇,四个儿子、两个女儿,这么多孩子怎么就舍得老父亲一把年纪了还在外拾荒,不肯帮一把呢?陈德柱的三儿子陈振荣说:“我们何尝不想帮他呢?这些年我们外出打工,也在努力攒钱。原本是想在老父亲80岁生日的时候几个子女替他把钱给还干净了,但是父亲执意不肯,一定要自己来还。”陈德柱对于几个孩子心中除了歉意就是愧疚,他常常觉得是因为自己,几个孩子才过得那么苦,自己揽下的债不能再苦了孩子。“小时候我常对孩子们说,天塌下来没关系,爹的肩膀能扛得住。”陈老汉低着头,像在笑,可眼里又泛着泪光。陈德柱的四个儿子,最大的49岁,最小的38岁,但这38岁的儿子至今仍未娶妻。说到小儿子没有婚配,陈德柱呆呆地望着邻居家的鸭群,久久没有说话。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