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语”构建的学术资源问题

“中国话语”构建的学术资源问题

伴随着中华民族崛起的步伐和学术主体意识的增强,一个重要的学术议题被提了出来:在世界社会科学的舞台上,中国社会科学如何获得在场感,并构建起中国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所谓“中国话语”,就是遵循科学论证的一般规则,在解释我们中国自己做的事情时所建立起的范畴概念、理论命题以及方法论和研究范式。其核心是建立起对重大范畴概念的定义权和解释权。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国情复杂的文明型大国,正在开创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能把“中国问题”、“中国经验”解释清楚,其理论自然具有开创意义和全球贡献。我们的学术研究能否真正形成“中国话语”,是衡量我国社会科学是否成熟、是否具有国际地位的根本标志。目前学界对此议题已引起充分重视,但所发表言论主要侧重在呼唤对取得中国话语权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这是十分必要的,但也到了需要步入学术实践领域,具体地在“如何构建”上做些探讨工作的时候了。在世界社会科学的舞台上,构建起立得住、叫得响和有实践功效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是一项繁难的系统工程,本文将集中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构建“中国话语”的学术资源问题。

生活之“源”和学术的“资源”属性问题

构建“中国话语”要体现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要站在人类文明最高平台上去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否则就断了文脉,不可能形成具有与世界社会科学前沿成果对话能力的话语。但是所有这些学术积累对于创造中国话语体系来说还是“流”,是攀登的“梯子”,具有资源属性,而不是 “源”。“源”是生活,是全民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活动。生活和实践是话语建构的现实需要、问题意识、真知灼见、灵感和论证根据之源,是话语生成之母。我们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同样也可以说实践是发现真理、生成范畴概念的根本途径。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术有专攻,自然需要做案头的精研工作,但从实践中获得发展动力则是共同点。因此,研究工作只有接地气,在同生活保持联系中去发现“中国问题”,总结“中国经验”,才能获得无尽的创造力。说到底,中国话语就是“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学术表达。正因为如此,我们反对学术研究悬浮于真实生活之外的过度学院化、技术化倾向,不反映生活诉求的理论和模型再“美”,也是不结果实的花,或只能产出被称之为“精致的废话”的产品,于现实无补,与理论话语创造无缘。

但是,学术研究是要从生活万象中发现规律,是要把自在的实践形态转化为自为的理论形态,是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把握学术自身的承继关系,在相关学术史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消化、选择、鉴别等一套环节,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再创造、再建构,并同实践反复映照互动,逐渐构建起中国话语体系。所以,对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吸纳和创造是形成具有先进性的“中国话语”必要条件。因此,相对于生活之“源”,我们说学术的承继关系构成构建中国话语之“流”,定位为“资源”属性,并不是贬低它的重要性。所谓“学术资源”的重要性,就好比我们每天必吃的“食物”,缺了它不行,但也只有经过批判、审视、选择的“消化”过程才能转化为新概念、新范畴,形成新的话语生命体。诚如鲁迅先生所说:“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决不因此就会‘类乎’牛羊的。”据此,我们不赞成把任何一种理论、观点教条化、信条化,同时也反对离开科学论证有效原则和学术承继关系的所谓“联系实际”的非学术化“实证”研究倾向。学术研究要遵循“从实求知”、问题导向,坚持通过理论与实践反复互动进行知识和话语创新的研究路线。我们认为,中国话语建构首先要在对规制方向的重大范畴概念的定义权和解释权上进行突破,因此,从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上看,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十分重要。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