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年人参与公共事务也是一种关爱

让老年人参与公共事务也是一种关爱

又到重阳,老年人又一次进入公众视野。

不过,很多人还都在那里讨论“扶不扶”老年人的话题,也有谈论空巢老人、啃老等话题的。撇开这些,我以为,仅仅从生活层面讨论老人,似乎远远不够,还有必要多一些必要的补充,比如,能不能更好的发挥老年人在公共生活中的价值?

在我生活的城市里,能常常看到有老年人在公园里议论时事,而其中最热的话题还是官员的腐败、社会的奢靡以及国家形象等等。说什么过去一个县长也就坐一辆吉普车,现在怎样怎样;过去打牙祭如何如何,现在公款吃喝又如何如何;当然,也有对于此前大阅兵的由衷赞美……在很多老年人那里,这些已经成为一个无形的舆论场,尽管不像网络上那么激烈,却也声色俱厉,令人动容。

我在想,这些老年人很久以前来自不同的单位,也都有很多社会阅历,他们对于公共话题的讨论,似乎不应该止于公园闲谈,而是应该有其他一些场合,可以进行更为深入、具体的讨论。不排除老人们总有一些“看不惯”的心理,但也不能否认这种意见中的恳切之处。我们这个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除了具体的吃喝玩乐之外,似乎也应该畅通其言论,发挥其在公共事务上的特殊作用。

比如,相关制度早有明确规定,有关部门应该定期回访老同志、老干部,倾听他们对于现行政策、工作乃至官员任职等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回馈。这些老同志、老干部并不是仅仅指个别人,而应该更宽泛一些。对于这些老人而言,可以利用好这样的制度性建言渠道,为民谋福利,为民言不平,并持之以恒,穷追不休;对于有关部门而言,也应该以认真而非敷衍、严肃而非应付的态度,认真汲取老人的诤言、谏言,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能只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

又如,仅仅局限于对老干部、老同志的回访、走访,仍嫌面窄,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扩大老年人议政的渠道,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余热,从而推动相关工作的改进、前进。

具体而言,一是要恢复各单位的老干部会议,通过制度化的规定确定下来,现任领导成员,要定期接受老干部、老同志的质询,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取消这样的会议形式。不客气地说,时下很多单位部门早已抛开了决策议事中的这一道程序,而老干部也往往十分“知趣”地闭上了嘴巴,只讲个人待遇、子女发展等切身事宜,至于公共事务,早已不再是关心的议题了。这样的情形显然是不正常的,扭曲的。

再就是,也应该开辟相应的渠道,接纳社会化的老年人建言,既可“破”,反映问题;亦可“立”,讲清楚该怎么办。现在有一些地方政府搞“人民建议”,察其参与人员,老年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足以说明我们这个社会上老年人并不缺乏参政议政的热情,缺乏的只是必要、顺畅的渠道。

“国有事,问三老”。老年人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有着一般社会公众缺乏的威望、威信,可以对现实政治、经济社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遇事多问问,不会有错。更何况,多让老年人参与一些公共事务,让他们老有所为,心情愉快,神完气足,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积极关爱。与基本的嘘寒问暖一样,这种关爱也不可或缺。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