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与戏曲界的关系很密切,我主要以戏曲研究为主,跟大家交流一下我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之后对自己行业的一些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感。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时候,始终把中国传统文化当做最核心的内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学习、阅读的经历中,数十年来没有看到哪个国家领导人把传统文化提到那么高的一个高度。习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三句话非常重要,非常完整地阐述了传统文化在今天文艺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面对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持有怀疑和批判的态度。长期以来我们总觉得传统文化是民族的一笔“负资产”,甚至有时候我们觉得中华民族文学艺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的传统包袱太重了。这样的想法阻碍了民族文化的繁荣,阻碍了艺术的发展。
以我做京剧研究的人的角度来说,我们几十年来看到传统艺术、传统文化、传统表演的方法,包括表现传统的故事,在当代艺术中受到的肯定和赞美的高度不足。大家知道,(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戏曲有一个明显的滑坡过程,直到今天,这个过程都没有结束,导致戏曲这样一种优秀民族文化艺术的样式跟观众产生严重的疏离感,两代人之间失去原有的亲近感,根本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民族文化认识严重不足。这种对历史文化价值的漠视,有哲学的根源,有思想文化的根源。
新文化运动以来,几代人都把民族艺术、民族文化、民族思维方式看成是我们的民族向前发展的阻碍。这些观点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几代人对民族艺术没有认同感、没有亲近感、没有精神上和情感上的眷恋。所以,习总书记的讲话在这个方面给我们提了一个醒,让我们可以开始重新认识民族传统对当代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性。
这不光是艺术样式的问题,也包括内容的问题。我前几天参加军艺的一个会,我们在讲到英雄主义的时候,讲到部队英雄的时候,我提到这个看法。我说,我们讲英雄,一定不要只提当代的英雄,历史上那些民族英雄杨家将、岳飞等等,难道不是我们中国的英雄吗?如果我们不能充分利用传统资源,看不到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对今天的战士的激励作用,那么我们要建设部队的战斗力就会有困难。整个社会也是这样的。假如我们割断历史,那么我们民族的前进,我们民族的发展,艺术的繁荣一定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21世纪初以来,党和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都有根本的改变,这几十年的改变凝聚成了今天新的社会共识。我不敢说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问题已经解决了,问题还在解决过程中。那么习总书记的讲话是不是能够迅速成为一种社会共识?我相信还要有一个过程。但习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告诉我们在这个社会,在这个时代,要繁荣文艺,不能离开传统文化。因此,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对我们提高涵养很重要,对我们的精神领域也很重要。
在习总书记讲话一周年的时间以来,我清晰地感受到,方方面面对传统艺术的看法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一年变化更加明显。各个新闻媒体,包括各个剧团,也会更多地去重视传统艺术的传承,重视经典剧目的重新演出,这些现象都很重要。其中,包括万众瞩目的国家艺术基金。一年来,国家艺术基金也开始在基金的资助项目设置上,更多地注重传统剧目的加工、修改、挖掘、整理等,更重要的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这是戏曲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我在参加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的时候有一个发言,提到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很多人把国务院办公厅的政策和1951年的“五五指示”(即《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放到一起看,从戏曲的角度来看,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52号文件和60多年前的国务院文件是不一样的。1951年,周恩来总理签发的文件是《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这次国务院印发的文件是《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让我们看到,过了60多年,我们在整个国家层面对于戏曲这样古老艺术的基础认识发生了观念上的改变。如果是60多年前的社会、60多年前的政府,当时的主流形态认为戏曲所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是改革。而今天,我们终于意识到戏曲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传承,传承是关键。今天,国务院办公厅的文件能够把“传承”当作戏曲发展的核心,而这种文件在60年前、30年前不可能出现,理性地推动全社会对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认识与传承,我们这个民族才能够健康稳步地发展。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割断历史,如果对自己民族悠久的历史没有自豪感,我想他在当今世界是不会有发展潜力的。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里面特别提到力戒浮躁。他讲了很长的一段话,其中就指出,很多人认为当前文艺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浮躁。坦白地说,我们对当下的文学艺术现象是不满意的——领导不满意,专家不满意,中央大概也不满意。一方面在于当代文化艺术领域出现的许许多多的乱象,另一方面就是我们确实看不到精品力作。这就是习总书记所说的“有‘高原’缺‘高峰’”。习总书记是一个厚道人。他说我们有“高原”,而以我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是洼地,没有高原。同时,他也很明确地说没有“高峰”。为什么没有高峰?这就从根本上说明,我们从上到下都对当下的文化艺术现象是不满意的。
从我自己的感受来说,造成文学艺术没有“高峰”这样一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接受和继承还远远不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