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关系“黄金时代”,“求同存异”仍是主基调

中英关系“黄金时代”,“求同存异”仍是主基调

2015年10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唐宁街首相府,同英国首相卡梅伦举行了会谈。这是习主席访英的重头戏,标志着英伦之行已进入实质性议题。在会谈中,习近平特别强调,中英双方要相互尊重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相互尊重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要共同致力于以合作共赢的方式处理好彼此的关系,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对方,要和而不同。众所周知,“求同存异”一直是我国处理大国关系的重要外交原则之一。中英关系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共赢与互利,抓住“黄金时代”的机遇,应该说,“求同存异”仍是需要好好把握的方法论之一。

首先,在政治制度上,英国是最先开始探索代议制的国家,是现代民主制度的起源地。而我们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政治制度的不同,就会引发价值观念的分歧,双方对一些问题存在不同看法,在所难免。比如说,英国人对“人权问题”的炒作,双方在西藏、香港问题的争执,这些都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但是,我们不能揪着过去不放,中英“黄金时代”的来临,着实不易,我们要淡化近代历史上的纠纷,相互尊重,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分歧,增进对话,加强了解,在分歧和差异的基础上,谋求合作共赢,向前看。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就特别强调,“现在,中国人民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这方面,中英两国立法机关可以加强交流互鉴”。就此,我国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教授就评论说,“习主席的讲话,跳出了中英两国民主法治在具体形式上的不同,而强调交流互鉴、务实合作,体现了习近平访英的主基调”。这不正是“求同存异”外交原则的有效利用吗?

其次,在经济领域,历史上,英国是侵华的罪魁祸首,主谋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以各种形式掠夺我们的经济资源,实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比如,倾销棉纺织品,打破了我们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实行资本输出,修建铁路等等。而此次,习近平访英,英国政府发文表示,中英双方将签署超过300亿英镑的贸易投资协议,中英双方的许多行业都将从中受益。比如说,中国在英国建设高铁、核电等合作协议;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英国政府推出的“英格兰北部振兴计划”,从而加大两国企业在基础设施领域方面的合作等等。对比古今,一方面说明了我们中国的日益强大,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在避免合作面临的争议,谋求在合作中达到共赢。英国首相卡梅伦也曾表示,中国的发展,对英国来说是机遇而不是挑战,用机遇来形容强大的双边关系。可见,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要“求同存异”,携手共进的重要性。也是在10月21日,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习主席在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有一些人批评中国向英国倾销钢铁。中方对此有何评论”,而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回答,正是对中英关系“求同存异”的最好诠释。华春莹说,“中国和英国经贸关系日益紧密,难免会出现一些分歧或者摩擦,这并不奇怪。重要的是,双方都能本着平等互利的精神,进行友好的协商,妥善处理,共同努力,不断推进中英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关系,这是最重要的”。

第三,在文化思想领域,10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白金汉宫举行的欢迎晚宴,并发表讲话。讲话中提到,“中国和英国是东西方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一直相互影响。中英文明交流互鉴不仅丰富了各自的文明成果、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实际上,中英,在文化软实力上,可谓各有千秋,中国古有孔子,英有莎翁,都是影响世界的知名人物。一个是东方文明的象征,一个是西方文明的代表,要说这二者之间的差异,可谓数之不尽。但两国都倡导,“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方式,力促教育、文化产业等多方面的合作,从而成为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新亮点。所以,也可以说这又是“求同存异”方法论的一大体现。

总体来说,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到来,“求同存异”仍然是支配其达到互利共赢、推动彼此前进步伐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习主席讲话中曾提及莎士比亚的名言“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让我们忽略中英之间的种种差异和矛盾,期待两国之间谱写新的美丽篇章。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