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是十三五最大的亮点,也是关系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亟需落地实施的重大国策。十八大以来,在中央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中,升温最快、受到中央和社会高度重视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刚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十三五规划最大的亮点之一。作为十三五规划的五个发展理念之一的绿色发展大战略,有五大内涵值得我们关注:
绿色发展的高度:基于东方智慧的新文明发展之路
十八大提出,中国走生态文明之路的使命之一,要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再次提出十三五中国绿色发展的目标,再次提出绿色发展要为全球生态安全做贡献。中国这种承诺,绝不是一个空头支票。新一届中央政府之所以赋予生态文明建设如此重大的使命,是因为,中国目前所走向的绿色发展之路,是一条不同于西方的新文明之路,从理念的高度看,是一条基于东方智慧的新文明之路。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了对能源和环境的治理,但到目前为止,全球的环境危机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仍在蔓延与加剧。这充分说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之路与对能源环境危机的治理模式,不仅没有给全球做出贡献,反而不断加剧了全球环境危机。导致这样一种结果的深层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是一条西医式的就环境治理环境,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治理之路。西方发达国家对环境治理主要采取了两种做法:一是在没有改变病态高能耗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背景下,走的是一条就环境治理环境的道路,就像一个病人得的是肾脏病,不从根上找到了治理肾脏病办法,而是通过技术进步,制造了一个帮助肾脏进行正常运行的肾脏透析机来解决。二是,发达国家通过占据的国际高端贸易的优势,通过污染输出和能源的输入来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这是一种利己害人、治标不治本的治理模式。由此形成了发达国家内部走向零排放的同时,世界的排放总量却在增加。这种害人利己的治理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治理模式。如果14人口的中国,也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能源环境危机,那么,中国的工业化之路,也同样会加剧世界环境安全。
中国之所以向世界承诺中国的绿色发展要给世界生态安全做贡献,是因为当代中国所走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是一条不同于西方的新治理之路。按照东方系统辩证的思维,诊断当代工业文明病,能源环境危机是当代工业文明系统弊端的结果,不是造成危机的根源。所以,要从根源上治理能源环境危机,必须走出就环境治理环境思路。
从十八提出的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之路,在理念与思路上,是一个基于东方智慧治理之路,是一个不同于西方的,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环境系统治理的新思路。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遵循的五个理念,也是体现了系统治理的东方智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就是一条通过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以及绿色管理的绿色发展从根源与系统治理能源危机的新文明之路。
生态文明这个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理论界就已经提出,但到目前为止,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国家。这并不是一个偶然,这是基于东方智慧的新思维与新探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