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绿色发展的五大内涵的解读(3)

十三五绿色发展的五大内涵的解读(3)

“绿色发展”是中国特色可持续文明之路的新探索

绿色发展的新动力:绿色生活、节俭消费推动中国走向全民参与的绿色行动

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大作用。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在十三五期间,将会出现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快速发展的新趋势。这种绿色生活与绿色消费,不仅是从源头上治理能源环境危机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推动生态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急需培育与扩大新需求的重要领域。

五中全会公报所倡导的绿色生活、节俭消费还有另一个更重大的意义是,为中国绿色发展找到了一条动力内生、人人参与绿色发展的新途径。如果说绿色发展推动的生态经济发展,主要与参与的企业有关,那么五中全会所倡导推动的绿色生活与节俭消费,则与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关系,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的事。所以,绿色发展是需要全中国人、所有家庭、社区、学校和个人都必须参与的共同行动。要大力推进绿色节俭机关、绿色节俭学校、绿色节俭企业、绿色节俭社区的建设,使节俭、绿色、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之中。中国绿色发展成为一个“政府要带头、领导要带头、党员要带头、家长要带头”,以示范力量推动社会积极参与全国的行动。

绿色发展的保障:制度改革与创新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长期以来,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高增长中,形成了一整套正式或非正式的激励经济增长的制度、政策体系,而服务于环境保护、降低能耗的制度体系严重缺失。针对目前中国在绿色发展上的制度缺失、监督不力等问题,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的要求。这个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重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制定最严格与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十三五期间,将会修订土地管理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

二是制定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底线制度。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实施严格生态保护与恢复制度。公报提出,“十三五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三是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自上而下的监督、监察管理制度。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要实现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

四是实行最严格的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明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必须采取一些硬措施,真抓实干才能见效。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就是一项硬措施”。既要控制总量,也要控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的强度。这项工作做好了,既能节约能源和水土资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也能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绿色水平。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副主任、教授,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