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扎牢 群众方能“欢颜” (2)

“钢筋”扎牢 群众方能“欢颜” (2)

扎实调研,科学决策,“为民办事成于务实”。决策是否科学,底线就是要看是否以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这要求我们,任何一项决策,从酝酿到实施,都要勤访细问。一是制订政策前,要深入群众,广泛听取意见,知道群众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要主动告诉群众,我们正在做什么,最近有什么打算,对他们会产生什么影响等。二是制订政策时,要统筹全局,兼顾各方。既要考虑群众的现实利益,又要反映群众的长远利益;既要反映大多数群众的普遍愿望,又要照顾部分群众的特殊要求,最大程度地做到客观公正。三是政策实施时,要重视对政策的宣传。现在向群众宣传政策、决定,靠正式会议、公告栏是远远不够了,单是误工补贴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而且效果还不一定好。要把分散的群众吸引过、组织起来,就必须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和生产生活习惯,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沟通形式。比如,充分运用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载体,或适当印制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单张,发到各家各户,实现宣教全覆盖。做到以上这三点,方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决策实施的阻力,切实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畅通言路,构建和谐,“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中唐郭子仪的府邸四门大开,门口没有森严的保卫,来人无需层层通报,就可直接进见,府内一切明明白白。古代官员为皇帝服务,当今干部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郭子仪的做法,在今天依然具有借鉴意义,要使群众不猜不疑,我们也要真门大开,敢于直面群众。这要求我们要做到两点:一是畅通群众质疑的渠道,敞开大门,让群众轻松进来,满意离开。面对群众的质疑,要坦坦荡荡,不掩盖、不躲避、不踢皮球,敢于揭盖子,敢于承认错误,敢于承担责任,乐于接受监督。二是积极推行阳光政务,健全各种民主监督机制,以“政务公开”、“热线电话”等形式接受群众监督,决策时诚恳咨询请教,部署任务时热心解疑释惑,落实工作时认真倾听意见。同时,探索实行“民情日记”、“民主恳谈会”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全面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在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把民意作为做好全部工作的“第一尺度”,坚持多角度、深层次聚集民意、体察实情,不断扩大群众对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