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生态> 正文

刘宗超:“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新思路新举措(6)

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第四,要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资源利用最大的矛盾,也是最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就是浪费。全世界的能源,比如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对于能源的利用大概也只在50%左右,我们的能源利用率也不到50%。那么大多的能源干什么去了?都浪费掉了!单位产值的耗能太高、耗水太高。在城市消费中,建筑的能源浪费占到了一半。冬天要采暖,夏天要冲凉,要开空调,如果我们在建筑方面进行有效的保暖、保温建设,利用一些保温材料,仅在建筑方面的能源就可以节省一半,在城市运营方面的能源就可以节省四分之一。

当然,还有其它许多方面。一方面,我们比较缺水,另一方面,城市很多地方“跑冒滴漏”,水都浪费掉了。所以要把资源的高效利用落到实处,要对水源的利用、各种资源的利用有严格的控制,有一定的规矩,不能想怎么搞就怎么搞。比如在农业生产方面,中国平均每亩土地的肥料应用是很多的。在灌溉上,我们往往是使用大水机灌。在水资源本来就很缺少的国家,又用大量的水源换取粮食,所以我们的粮食生产成本很高,不仅是由于生产规模小带来的成本高,我们的农业生产方式也不合理。

另外,在饮食方面,比如“光盘行动”,就有效缓解了我们在饮食方面的很多毛病。有时候,我们的饮食和人的饭量是不相关的。可能饭桌上有很多菜,但最后却不能进行有效、精准地分配。我认为,为了落实生态文明,中华民族的饮食也要做到精准饮食——能吃多少就做多少,不要吃不完就扔掉。这些农产品可谓是“粒粒皆辛苦”,因为我们的蔬菜、粮食很多是用极其紧缺的资源来换取的。我们用本来就少的水源和土地来生产粮食,就更应该懂得珍惜。可是,在吃饭消费的过程中却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如果说贪污与浪费都是极大的犯罪,那么,我们在吃饭过程中的漫不经心,就是一种浪费,甚至是巨大的犯罪。这样的现象,在人们的生活中,在每一个人的周边,都随时随地发生着。我们要建设绿色中国,就不能浪费,不浪费就是节约。

第五,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过去,我们的环境治理是很难落到实处的。最初的时候,有一个口号叫“谁污染谁治理”,但是现在,“谁污染谁治理”是不行的。另外,之所以会形成环境污染,这与西方自由主义的经济学相关。这些自由主义的经济学渗透进中国,企业都进行比较自由的生产,结果把环境成本都甩给了社会,甚至采取偷排、偷放、转移等恶劣的行为污染环境。如果把环境纳入生产成本,那么企业就不会浪费了。所以,我们要把环境纳入成本,在环境脆弱或者比较好的地区,如果要进行某一种污染性的生产,那么就要缴纳很高的环境税。这样一来,就可以让他不敢做、不敢为。

之所以要在城市进行环境治理,是因为城市是高效利用环境资源的,城市的环境治理要比农村的环境治理更容易一些。尽管城市有雾霾,空气也不好,但是,治理起来总是能找到抓手,因为城市比较容易管理。而在很多地方的农村,村边垃圾成堆,甚至没有一处干净的用水,一些农村的不法企业和小企业把环境给破坏了,把河流污染了,所以在某一点上治理起来比较容易,但要在整个面上治理起来就非常困难。我国的农业还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农村的养殖业带来的面源污染更是难治。所以,要发动群众进行治理,要让政策得到有效落实,相关部门还要进行监管。

第六,筑牢安全屏障。大家知道,1998年的特大洪水淹了很多地方,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对上游山体土地的开发破坏太严重。在农业方面,尽量提倡多年生农作物的种植,植物、动物、微生物要平衡,要尽量采用免耕法。为什么呢?因为从土壤本身来说,如果把土壤作为生态文明指标之一的话,我国的土壤和全世界的土壤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全世界土壤的平均有机含量是2.3%,美国土壤的平均有机含量是5%,而中国只有1.3%。那么,我国有没有好的土壤呢?也有。我国东北的黑土地就是世界上仅有的几大块黑土地之一,最初的土壤有机含量是6%到11%之间。可是,东北黑土地的开发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平均有机含量下降到小于5%。那么下个一百年呢?再下个一百年呢?可能中国就没有黑土地了,中国东北这块富饶的黑土地就消失了。但是,当这块黑土地消失的时候,我国的东北大粮仓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好土壤、保护好森林是至关重要的。

责任编辑:余永峰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