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生态> 正文

刘宗超:“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新思路新举措(4)

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第六、改革体制机制。生态文明的建设与环境密切相关。比如原来在环境管理方面,市里面的环保局归市政府管理。十八届五中全会以后,在管理上形成了一个垂直系统,县市环保局成为省环保局的一个派出机构,地方政府对于地方的环保局可以进行独立监督,从而形成更好的管理效果。

另外,原来的官员,为官一任,只要GDP上去了,把环境污染就甩给地方了,然后升职调走了,地方的污染再继续。一拨一拨地换过来,结果呢?土壤的污染、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无以复加。现在不行了,往后终身追责,你决策错了,终身都要你负责任。

对企业的机制改革,就是要采取限制。有些污染要随时进行通报,在线管理,进行在线管理,在一些工厂企业建设中,要先拿到环境许可证。

第七,推动协调发展。这个协调发展包括城乡的协调,包括工业和农业文化和制度等等各种协调起来发展,不能是某一方面独大。我们这个发展要让人民得到利益,不能城市发展了,却让农村荒废了。要让农村和城市之间协调,工业、农业和人生活的一种协调,我们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  

第八,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本讲整体都在讲生态文明建设。

第九,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就是衣食住行。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生态环境好了,大家都向往,人心所向;生态环境坏了,人人都想跑,大家都有感觉。人人回忆起几十年前的老家山清水秀,当看到这个环境被污染以后,心中的老家就几乎已经不存在了,所以那种思乡之情就不再了,他会像候鸟一样地迁走了。所以保障改善民生,从生态方面着手也是最基本的,有了好的生态环境就能够留住人,让人的生活好起来,健康起来,也可以减少一些健康方面的支出,疾病方面的支出。很多人的贫困,很多家庭的贫困都是由于环境污染导致人的身体出毛病然后带来的。我国也出现过很多癌症村,让人比较痛心,这就是生态和人民的生活产生了矛盾。光靠这些工厂厂主这些企业家的良知发现不行,要有制度的保证,让他不敢做,不敢为,这样子才能够人人都为生态环境建设增砖添瓦,这样才能为人民创造一个安静祥和、山清水秀的生态服务功能能够满足供应的一个社会环境、生态环境。

第十,推进扶贫开发。很多地方的贫困可以说直接是由生态破坏引起的。生态好了那大家就富裕了。通过扶贫,通过精准扶贫使咱们富裕起来,与生态环境和谐起来,这样子不仅生态财富,其它的财富都会产生,人的信心,各种状况都不一样。所以,生态文明在推进扶贫开发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尤其要发展一些生态产业,这些生态产业可以在干旱地区和荒漠地区进行。通过荒漠化治理,也能够产生出很多经济效益。

在扶贫开发中,技术要跟上。有时候,一些技术的突破也为扶贫开发带来很大的成效,一般贫穷的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状况、污染状况比经济发达地区要好一些,要把这个生态优势发挥出来,不能再继续破坏,要变劣势为优势,生产出更多大家喜欢的农产品。比如,新疆的枣、宁夏的枸杞、内蒙的牛羊肉等等;云南、四川西部的很多民族食品都是很好的;甘肃、陕西的苹果;甘肃的百合。这些都是很好的产业,这样的话,把扶贫与生态文明结合起来,扶贫搞好了,大家不再破坏生态了,就是对生态的贡献。如果能够在转过来变成一种建设性的力量,那就更好了。所以,生态文明建设和扶贫脱帽是一对孪生兄弟,这个搞好了,那个也就好了。

责任编辑:余永峰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