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筐’,不能什么都往里装”(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筐’,不能什么都往里装”(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长效机制”

记者: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背不出核心价值观学生不能进教室、校长被全市通报等新闻频现。您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

吴潜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搞“一阵风”,需要长效机制,形成制度保障,使其能够常态化。

为了探索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目前已下设七个平台,这些环节缺一不可,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具体过程中形成合力,而不是分散治之。但要注意的是,价值观是对人的教育,这些平台并不能囊括所有,未来我们还将探索建立针对边疆地区、军人群体等的教育平台。

构建大中小学校德育课程的有效衔接

记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哪些关键环节必须抓好?

吴潜涛:在教育全过程中实现有效融入,两个环节至关重要:

一是要适应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大中小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适应青少年的接受能力,科学安排教育内容,合理选择教育方法,还要遵循现代教育的规律,使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校规校纪、学生守则的制定和校园文化建设都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二是要构建大中小学校德育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一方面要构建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衔接的内容序列,实现好中小学思想政治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在中小学要统筹政治、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课程的德育功能,在大学要统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各门课程之中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