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2)

再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2)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的判定

我们认为,1914年1月至1916年5月期间,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留日知识分子的斗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因为它具备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历史起点、实践应用起点、理论生成起点统一于一身的条件。

第一,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留日知识分子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历史起点。依据前文判定条件,“1920年前后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形成说”就比较接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历史起点。但是查阅相关资料后,我们发现,比1920年前后还要早的是,1914年1月至1916年5月期间,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留日知识分子的斗争就已经开启了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中国实际的认识历史进程。

众所周知,日本是最早把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的重要渠道之一。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国力迅速提升,吸引了大批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前往日本探索救亡图存的真理。李大钊从1914年1月至1916年5月期间在早稻田大学留学,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对李大钊的影响至深。留学期间,李大钊接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确切地说,是受到了当时社会主义学者安部矶雄的影响。据《早稻田大学百年史》记载:“李大钊曾在大学部政治经济学科学习,深受安部矶雄经济学的影响。”⑥日本学者森正夫在他的著作《李大钊》中也曾经提到过李大钊的回忆:“在东京,我同安部矶雄接触中受到他的影响。”森正夫还对李大钊做了点评:“他把在东京时代以某种形式接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深藏在心中,一旦实现这种思想的外部条件成熟时,就将其作为自己思想的内在发展而开始确认这一理论。”⑦李大钊接触马克思主义之后,思想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从留日前的拥袁转向之后的反袁,⑧积极参与到与中国相关的各种革命斗争运动中去。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之后,李大钊撰写了《警告全国父老书》、《留日学生全体泣告全国同胞书》等文章,全力投入到反对“二十一条”的斗争中去,积极号召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据此可以分析看出,在留日期间,李大钊将自己“接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深藏在心中”之后,一旦遇到大是大非的中国实际问题,作为他“思想的内在发展”必然激活了用这一理论观察认识中国实际的历程,且“开始确认这一理论”,即开启了他“从表面形式到内在联系、从现象到内在规律性的认识”历程,这符合了逻辑演进历程中认识历史起点的条件。

第二,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留日知识分子的斗争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应用起点。当时李大钊深思到“留东三年,益感再造中国之不可缓”,这说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深藏在心中”的李大钊,将理论应用于“再造中国”的实践会是自然而必然的事,即实践的尝试(起点)。虽然留日期间李大钊参加的各种斗争都失败了,这只是说明以李大钊为代表留日知识分子当时还不懂得如何更好地结合中国实际去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妨碍这一事件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应用起点,这种挫折实践为走向成功实践提供了经验教训。只要这一实践不是背离中国实际的,都可以纳入我们探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的视野。这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便可以依据前文所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应用起点的判定条件,即什么事件开启了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的尝试,这一事件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应用起点。进而得出结论,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留日知识分子的斗争具备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应用起点的条件。

第三,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留日知识分子的斗争所表现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向,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生成起点。要论证这一点,需要我们考察李大钊留日期间的思想中是否能找到在改造中国社会活动中,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迸发的思想火花、点滴观点,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本质因素。

李大钊在留日期间,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学习并深藏于心”。这一时期,李大钊所撰写的《青春》一文,就已经体现出“将事物‘发展形式’的内在联系‘在观念上反映出来’”的理论生成起点样貌。在文中,李大钊论述了青春的宇宙观、历史观和人生观,反映出他已经开始尝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去思考青春问题的倾向。如李大钊论述了“变”与“不变”、“相对”与”绝对”的辩证观:“其变者青春之进程,其不变者无尽之青春也……其相对者青春之进程,其绝对者无尽之青春也。”⑩文中所倡导的“青春中华”的思想理念是掌握了近代中国陈腐老旧的实际,欲改造其为青春朝气的针对性实践理念,因此可以说这是李大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提出的新思想倾向,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向,具备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生成起点的条件。

总之,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留日知识分子的斗争,具备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历史起点、实践应用起点、中国化理论生成起点的条件。它是同时具备了三个起点的较早的历史事件。为此,我们认为,1914年1月至1916年5月期间,李大钊为代表的留日知识分子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