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3)

再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3)

三、对学界分歧观点的总体评析

我们依据上述所探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的判定条件,总结梳理当前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的典型观点之后,就发现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理解有误。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是判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的基础和前提。从当前学者们的观点可以看出,部分学者并没有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内涵,因而得出的观点也是有待商榷的。

一是没有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应用”。“思潮传入之日说”表现的尤为明显。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之日起就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1)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12)的确,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中国人就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宣传马克思主义。按照这种判断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历史起点还应该更早。早在1898年上海广学会出版的《泰西民法志》就开始用中文介绍马克思主义了。不能否认,把外文翻译成中文只能为“应用”提供条件,还不属于应用的范畴。其实,这一时期,还属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介绍时期,根本谈不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应用。因此,“思潮传入之日说”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所指。

二是过分强调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牺牲了“中国化”蕴意。有人按照“逻辑起点—逻辑中介—逻辑终点”的研究理路,从理论上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范式,认为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最简单、最本质的规定,理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13)。有人认为经典马克思主义蕴含的民族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源头,经典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14)应该说,这两个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一旦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内涵,就会发现上述两个观点都有注重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忽略“中国化”的嫌疑。它们不具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所包含的只适用于中国的意蕴。由此逻辑推出,任何国家民族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的逻辑起点都可以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显然,以人为本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都没有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属性”,因而这两种观点都是存在问题的。

三是割断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个历史进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也正是因为如此,有学者提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都有所不同。(15)实际上,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是贯穿其中的一条重要主线。虽然每一个阶段的任务有所不同,但是无论什么阶段,都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的话,那就意味着,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有不同的内涵。从这一点来看,这种观点不仅曲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涵义,而且还犯了以偏概全、割断历史的错误。可见,正是因为没有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内涵,因而得出的结论也是有问题的。

第二,对逻辑起点概念理解不清。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必不可少的就需要对逻辑起点进行分析。然而从当前学界的观点可以看出,还存在逻辑起点概念不清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的判断。

一方面,混淆了逻辑起点与其他起点之间的关系。虽然有些学者认为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有所区别,但是他们却又不自觉地走向了逻辑起点与认识历史起点、理论生成起点、实践应用起点关系的误区。仅仅看到这几个问题之间的区别,却没有注意到他们之间的联系。王国敏仅仅在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分解为历史起点、逻辑起点、实践起点和理论创新起点等起点,并没有阐明这几个起点之间的联系。高军峰的分析路径与王国敏大相径庭,得出了自己关于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结论,没有涉及到其他起点的探索,也没有对这几个起点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16)由此可见,学者们的观点要么就是把历史起点、实践起点和理论起点等问题排除在逻辑起点之外,割断彼此之间的联系,要么就是没有具体地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

另一方面,误把其他起点当成逻辑起点。从前文的分析可以得知,认识历史起点、实践应用起点与理论生成起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大部分学者没有注意到这一点。“1920年前后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形成说”和“中国工人阶级意识觉醒说”强调主体在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演进逻辑中的可能性,其关注的焦点是认识历史起点。“中共二大说”显然是强调了践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具体实际的可能性,其关注的焦点是实践应用起点兼及理论生成起点。“经典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说”和“以人为本说”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演进历程中理论生成的可能性,其关注的焦点是理论生成起点。而“十月革命后李大钊言论说”强调的是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观点,其关注的焦点也只能是理论生成起点。从这里可以看出,学者们不仅误把其他起点当成了逻辑起点,而且也没有自觉地意识到三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进逻辑,因而得出的所谓“逻辑起点”的答案也是有待商榷的。应该看到,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些学者已经认识到历史起点、实践起点等并不完全等同于逻辑起点,如王国敏和张允金就曾提出过这一问题。但可惜的是,二位学者并没有深究逻辑起点与其他起点的区别、联系。

应该看到,当前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的已有观点,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内涵,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不管从何种角度去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脱离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演进逻辑的范畴。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分解为认识历史起点、实践应用起点和理论生成起点等三个起点,并得出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的结论。1914年1月至1916年5月,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留日知识分子在斗争中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历史进程,揭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应用序幕,凝结成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理论生成的本质因素,最终催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演进的艰难起步。

(作者简介:李怡,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所长;孙宜芳,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2页。

④《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4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5页。

⑥《李大钊同志在日本留学的日子》,《北京日报》1982年6月28日。

⑦[日]森正夫:《李大钊在早稻田大学》,《齐鲁学刊》1987年第3期。

⑧韩一德:《李大钊留学日本时期的史实考察》,《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3期。

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4页。

⑩《李大钊全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4页。

(11)何一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12)叶险明:《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和逻辑研究中的两个问题》,《哲学研究》2001年第2期。

(13)李萍、张冬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范式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第5期。

(14)王国敏、陈加飞:《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点的探索——兼与几种流行的观点商榷》,《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年第6期。

(15)张允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及其演变》,《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16)高军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与逻辑起点》,《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6期。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