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球视野谋开放新局(3)

以全球视野谋开放新局(3)

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

在“一带一路”中谋大局开新篇

记者:“一带一路”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建议稿,把我国经济发展规划和世界的发展战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请问,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开放战略在新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卞永祖:“一带一路”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将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以及中亚资源密集区联系在一起,将构建起世界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谋大局、开新篇的思想,并已经开始发挥出重大作用。据海关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正成为我国外贸的新亮点。据初步测算,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值约为4.5万亿元,超过同期外贸总值的四分之一,大大好于同期出口的整体情况。

为了适应全新的对外开放格局,国内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也要优化,才能形成内外联动的良好局面。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也提出,我国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我国通过大力发展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珠三角等区域经济战略,优化产业布局,立足于自身的比较优势展开更高层次的分工合作,对符合比较优势的区域特色产业应加以优化升级,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带动我国整体的协调发展,进而带动我国外贸的协调发展。

上海自贸试验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升级。在试验区内,首先施行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并在贸易便利化、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尝试。今年4月,自贸区进一步扩展到广东、天津、福建。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决定从2018年起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的实行将有利于打破市场的人为割据,对市场化改革、深化自由贸易区、加速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和亚太自贸区建设等方面都具有“正溢出”效应。

我国加快同不同国家签署双边自贸协定,是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又一体现。2014年7月,中国瑞士自贸协定正式生效。今年6月,中国分别与澳大利亚和韩国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加入到我国的自贸“朋友圈”中。10月31日至11月2日,李克强总理访问韩国并出席第六次中日韩领导

人会议,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机制在中断三年之后重启,被认为将极大地促进中韩乃至东亚经贸合作。我国正通过签署高层次的双边自贸协定,实现互利共赢,推动经济的全球化,同时这也会倒逼我国加快改革,促进国内的产业升级。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