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聚焦
●积极推进和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要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包括区域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要以国际产能合作为契机,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辐射国家对接,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社会发展规划的合作与对接。要以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为平台,加强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贸易投资合作,帮助中小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胡江云
●新形势下,中国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和国际限制,刺激生产要素跨空间的流动和配置,形成全方位的主动对外开放格局。中国未来的开放战略着眼互利共赢,要为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为国际组织提供必要的资金、人员、软件和硬件等公共产品供给,在全球经济治理平台上提高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
●“十三五”时期,要给走出去的企业创造一个协调发展的环境,审批手续将进一步简化,留给企业更大的自主决策空间。下一步我们要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能够在海外支配经营或者说形成一种势力范围,最终能够实现将国外利润转回国内,以扩大国内的GNP。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
●实行改革开放37年的中国,下一步要将自主开放与对等开放结合,积极稳妥地推进“一带一路”、高标准自贸区、自贸园区建设、中美中欧投资协定、世贸组织多边谈判等重大开放举措,主动做好参与国际经济组织的顶层设计,从国际社会的积极融入者转变为主动塑造者。
——国家行政学院发展战略中心副主任杨正位
●“十三五”时期,国内优势企业可以抱团合作,建设境外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带动国内上下游或关联产业共同走出去。通过投资建设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产基地,积极加入到国际生产链之中。同时,要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国际投资和并购中来,以此走上全球化发展轨道,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跨国企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博士刘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