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球视野谋开放新局(4)

以全球视野谋开放新局(4)

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

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

记者:五中全会提出:“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请问,人民币国际化在这一过程中作用如何?

卞永祖:我国在金融领域的开放正在大踏步前进,首先表现在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跨越式发展。截至2015年9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规模约3.1万亿元,同时还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规模也在稳步上升。今年1月至8月,我国办

理的经常项目人民币业务结算金额已达4.74万亿元,同比增长12%。今年8月,人民币首次超越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占全球支付市场的份额达到2.79%。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我国进一步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主体资格,增加投资额度。“沪港通”和“深港通”的运行,拓宽了境内居民的投资渠道,也使得境外投资者可以投资国内股市,促进了内地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健康发展。在今年10月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上,中英双方同意就“沪伦通”展开可行性研究,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

今年8月,央行调整了做市商中间价报价方法,使得我国汇率更能反映市场的客观情况,这是我国金融对外开放迈出的重要一步。目前,人民币在国际银行借贷、国际债券方面都处于国际前列,在国际储备份额及外汇交易量上也有了极大的推进。本月底,IMF将就人民币纳入SDR进行评估,从各方传递的信息来看,人民币很可能会通过评估。人民币如果能够加入SDR的货币篮子,意味着在一个不同于西方文明的东方体制下纸币信用能够得到世界普遍认可,这对于中国而言是前进了一小步,但对于世界货币体系却是迈进了一大步。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