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要协调举国体制与市场配置的关系

科技创新要协调举国体制与市场配置的关系

在新近出台的十三五规划中,科技创新成为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国领导者们最为关注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国内经济转型迫在眉睫,更绿色、更高效、更智慧、更人性化的经济增长,要求更有质量的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国际经济格局的再次调整,中等收入陷阱的警示,则要求中国通过创新,提高制造的科技含量,从而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坦率而言,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机制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却仍然在思路上、体制上与资源配置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如何以改革释放创新的活力,以改革盘活创新的资源,将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重中之重。

首先,要向改革要创新。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科研队伍,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也稳居世界前列。国内科研条件、科研经费等硬条件,在近十几年间已经赶上甚至超越了许多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科研评价机制上的短平快,导致急功近利现象严重,从而让科研的“质与量”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匹配。其二,科研人事管理机制上的官僚化、行政化现象严重。以级别、权力和官场模式来分配学术资源甚至垄断学术资源的“学官”、“学阀”现象,已经成为广受诟病的顽疾。其三,市场导向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不利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大量科研成果无法被转化为工艺技术与社会管理方面的切实进步。科研人员的创业、创新,仍然受到人事制度、经费制度等多方面的掣肘。

在这种情况下,改革就成为了科技创新的关键。一方面,如果不能在人事制度、经费制度上解放思想,鼓励科研人员的能动性,打破传统体制对科研人员的掣肘,释放科研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那么科技创新就仍然是务虚的艺术品而不是务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在评价机制、资源配给机制上打破现有僵化思路,就无法扭转学术研究急功近利、短线操作,科研项目申请“学阀”垄断的不良局面。中国的科研体制,在近几年中体制弊病日益明显,已经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没有改革,就无法盘活目前体制内科研能力的存量,也不可能拓展未来科技进步的增量。

其次,要协调举国体制与市场配置的关系。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体制,能够最大限度地让科技创新由虚转实,尤其对于应用类学科,市场的检验是最让人服气的实践。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以市场为导向不是无序的,不是完全自发的,它必须在理性的指引与监督之下进行。科研领域的管理部门,要为科研力量与市场的结合创造条件,要搭架信息平台,要为科研人员的权益提供保护与服务,而不是仅仅收取管理费了事。另一方面,要在基础等长线科研领域领域中,坚持举国体制。对于这样的一些项目,国家应调整绩效考评的模式,做到“等得起、耗得住、看得开”,切实支撑科研人员坐穿冷板凳、坐足冷学问。青蒿素的成功,充分说明了中国科研的举国体制,在长线科研中,具有独特的体制优势。这种优势一直是中国国家竞争优势最为关键的一部分。

最后,要强化军事科技进步转化民用科技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的讲话中对于“军转民”高度重视,并屡次提及。中国的军队科研体系,一直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顶级的科研力量。它不仅体系健全、资源充沛,而且在长线研究、战略性研究等方面,一直保持着毫不逊色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最尖端的水平。但相比于西方国家的军用科研,我们在“军民转化”上相对比较滞后,大量先进的科研成果,由于体制上的壁垒,转化上的迟滞,难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创新力量。这就需要我们的有关管理部门,在体制上进行突破,摸索并建构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军民转化”机制,从而让中国的军事科研力量能够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科研创新的最关键力量。

(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