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对底线思维的认识(3)

深化对底线思维的认识(3)

把握“主动权”

习近平同志强调,我国具备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我们要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他还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我们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主动权。

前瞻风险,防患未然。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我们既要看到持续趋好的有利因素,也要看到国内国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既要看到难得的机遇,也要看到严峻的挑战。现在我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接近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我们面对的敌对势力围堵和内部深层次矛盾也在增多。“从坏处准备”,要求我们随时随地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应对的准备。“有备无患”,关键在备。要做到百分之一的风险、百分之百的准备,善于前瞻风险、守住底线、防患未然,从容处置“不测”,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机遇中蕴含挑战,挑战里孕育机遇;化解挑战将赢得机遇,被挑战压倒已有的机遇也会丧失。这种相互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是促进事物由坏的方面向好的方面转化所必需的。反之,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安而忘危必危、治而忘乱必乱,忘危忘乱是导致事物从好的方面向坏的方面逆转的思想根源。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凸显了忧患意识的哲学意蕴。这要求我们在胜利之时切记“虑退所以能进”、兴盛之时警惕和防范走向反面。增强忧患意识,有助于我们对现实和潜在的、来自外部和出自内部的各种压力、困难、风险作出科学判断和预见,积极防范、妥善应对,激发战胜压力、困难、风险的正能量。当然,讲忧患决不意味着不讲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昭示前进方向,提供精神支柱。坚定理想信念与增强忧患意识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我们既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也要强化攻坚克难的谋略和能力。

把握规律,明确目的。“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既体现了探索把握规律的要求,又体现了为广大人民谋福祉的旨归,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二者相互依托、相互作用,融会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工作,贯通于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实践。没有为广大人民谋福祉的价值目标,就不可能达到对历史发展、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没有对历史发展、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广大人民谋福祉的价值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在奋斗实践中,二者不断得到有机统一,正是我们把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主动权的生动体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经数代人奋斗可以达到的“最好的结果”,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灿烂前景、根本利益、时代使命、崇高目标。我们要围绕这一目标,持续探索科学发展规律,始终把握追梦实践的主动权。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