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党新变化看“英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处境

从工党新变化看“英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处境

编者按:杰里米·科尔宾当选工党领袖,令人们对“英国社会主义”走向尤为关注。其主张究竟是什么,面临何种处境,有何发展前景?本文作了分析。

在2015年5月7日的英国大选中,工党继2010年后再次以败选告终,原工党领袖埃德·米利班德辞职,8月14日工党启动新的领袖选举,素有“左翼激进议员”之称、以前在工党内从未任过重要职务的杰里米·科尔宾(Jeremy Corbyn)当选工党新领袖,引起舆论哗然。人们不禁发出疑问,工党的意识形态是要极左化吗?科尔宾的当选对于英国工党政治和意识形态变迁到底意味着什么,如何解读工党新变化背后英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处境?

工党与“英国社会主义”

英国是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统非常深厚的国家,今天我们常说的“社会主义五百年”,一个重要的起点就是英国人托马斯·莫尔于1516年写的《乌托邦》,该书最早提出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必须实行财产公有制的思想。被马克思称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之一的英国思想家欧文,据考证也是最早使用“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人。20世纪初英国工党成立时的意识形态基础就是费边社会主义,是具有英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流派,或可称“英国社会主义”(British Socialism)。英国工党是“英国社会主义”思想与意识形态的传承者、实践者和政治化身,而作为恢复社会党国际的主要发起政党之一,它也是世界政治中著名的左翼政党。因此,英国工党意识形态的变迁是我们观察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主义政党”意识形态处境的上好案例。

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属于“社会主义”政党,要看它的理论学说和意识形态基础。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形式有多样性,但有三个共同的组成部分:一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性批判以及持有制度替代的最终目标;二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三是从现有社会主义向未来理想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如渐进改良道路还是暴力革命道路等)。依据这三大部分,英国工党不管是成立之初,还是确立包含“公有制条款”的1918年党章,抑或1995年重新定性,都可以判断为是一个“英国式社会主义”(British-Style Socialism)性质的政党。尽管经1995年布莱尔修改党章之后,工党的制度替代目标常遭怀疑,但也正是经1995年修改党章之后工党才第一次明确定性是一个“民主社会主义”政党。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