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捐献 莫让爱心过剩变“负担”(3)

爱心捐献 莫让爱心过剩变“负担”(3)

为“爱”发愁 是感动也是尴尬

一则求助的帖子,竟然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这至少让我们看到,眼下,国人并不缺乏爱心。因为,持续8年之久的爱心奉献,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例子。从这个角度看,数吨的衣物,留给我们的应该是感动。尤其是,当我们看到这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物品中,不乏一些名优之品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感动,这一件件包裹中,洋溢的是,全国各地的民众所具有的那一份实实在在的爱心。

然而,任何事情都得讲究一个度,更应该考虑到社会的发展与变化。若干年前,这一所学校所在的地区,经济确实较为落后,而随着当地发展核桃、烤烟、芒果等产业,得石镇居民的经济条件相比当年好了不少,孩子们不再需要捐赠的衣物了,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等设施也齐备了。而此时,全国各地的爱心救助,依旧源源不断,“爱的救助”,便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为“爱”发愁。如今,当这些爱心衣物多得连当地邮局的营业厅都被“霸占”后,如何化解,显然也成了学校、网民与社会共同解决的问题。

这一种现象的产生,与网民的爱心大爆发有关,但我们却不应该一味地指责网民的自发行为,毕竟,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同时,远在天边的网民们,也根本不了解事情的真相。而如果我们考虑到造成网民误会的原因,那么,当地学校及政府,就必须有所行动了。既然一则求助的帖子能够引发全国民众的关注,今天,我们再一次的广而告之,也就不可缺少。利用QQ群及微信圈以及其他媒体,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为“爱”发愁的现状,既表达了对爱心网民的感谢,又避免了“爱”之尴尬的发生,这才是双赢之举。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网民,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两个环节。一是,我们的奉献,更应该重视针对性。衣服再好,如果根本不适合孩子,那就造成了多重浪费。而另一方面,这样的求助帖子,依旧在QQ群与微信圈中广为转发,此时,我们的爱心奉献,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动动手指转发信息。信息化时代,更需要我们在动动手指转发信息之前,了解真情的真相,而了解真相,同样也是动动手指就能够做到的。

奉献爱心,是不应该受到指责的;但是,奉献爱心,也是不应该盲目跟风的。这需要救助者与施助者之间的沟通,更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介入。唯其如此,我们的爱心奉献,只会留下感动而不会造成尴尬。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