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农村保险套利(2)

谨防农村保险套利(2)

农村保险应有选择

吃亏不讨好,好事不好办。这也算是正常情况,因为政策性保险具有保底性质,带有一定强制性,可以切切实实地减少社会中存在的风险,增加农民应对各种意外与不确定性的能力。比如,合作医疗作为大病保险,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因病致贫的可能性,这不仅对农民,而且对于建设和谐社会,都是十分的重要。

现在的问题有二:一是如此众多的政策性保险如何与千家万户的分散小农对接?能否对接?如何对接?对接成本有多高?二是有些风险本来就是市场内生的,能否通过保险来解决之?比如母猪保险,据调研这类保险基本上没有补到农民,而是90%都沉淀到保险公司了。以农业保险中的水稻保险为例,每亩水稻,农民交3元,国家补12元,这15元交到保险公司之后,保险公司几乎不会依据农业受灾情况给予保险损失赔付。

保险公司在参加保险的农作物受到损失时,不愿意赔付或只给很低的赔付,其中一个原因当然是保险公司不负责任,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保险公司无力核实灾情。一家一户小农,经营规模极小且地块分散,农户参加农业保险,但究竟是哪块田哪一季参加了保险,受到的损失有多大,农民没有申报的积极性,保险公司因为点多面广,根本无力核踏勘、定损。试想,每个农户只有不足10亩地,且分成很多块,其中一块因为干旱减了产,他要求保险公司来核实损失进行赔付,他就得多次跑保险公司,写申请,填表格,而保险公司为了防止骗保,也必然要设定复杂的理赔程序。这样的结果很可能是,一二百元的赔付却花费了远超过赔付费用的交易成本,这样的申报与核实就无法进行,这个保险就做不成。而既然国家有政策保险支付,保险公司就可能与村干部合谋,由村干部代村民上交每亩3元的参保费,保险公司从而可以收到每亩3+12=15元的保险费,到了收割之后,保险公司按高息将之前村干部按每亩3元所交保险费退还村干部,比如一个村有2000亩水稻,应交保费为6000元,在种水稻前,村干部交6000元到保险公司,到收割后,保险公司按1万元将保费还给村干部,几个月下来,村干部赚了4000元,而保险公司从国家政策保险中净得2万元。一个县若有200万亩水稻面积,保险公司就可以套2000万元国家政策性保险资金。也就是说,在不能解决保险公司无法与分散小农高昂的交易成本之前,农业保险没有可能搞得好。国家政策性的农业保险也就会变成保险公司套利的手段,而无法减少农业风险。

同时,有些农业风险本身就是市场内生,对一般农户来讲,农户是有一定抗风险能力的。比如耕牛保险,虽然存在耕牛被盗或者耕牛病死的问题,但一般来讲,当前农民家庭收入中并非只有耕牛是值钱的生产工具,相反,一般农户损失一头耕牛只是损失比较小的财产,他们不会因为一头耕牛的意外损失而返贫破产。因此,耕牛参不参保无所谓。反过来倒是,因为耕牛参保的手续很麻烦,即使损失了耕牛,要保险公司赔付,也有无穷的农民完全不熟悉的手续,为了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农民搭进去的工夫折算成工资,可能可以买一头新的耕牛了。农民当然就没有参加耕牛保险的积极性。同样的,对养一两头母猪的农户,搞母猪保险,农户也没有参加的积极性。其他如住房保险,因为地震等自然灾难造成住房损害的可能性极小,甚至农民都没有见过,你却让农民出钱来保险,农民当然觉得不靠谱,因此不愿交保费。农民不愿交保费,而国家已出大头的政策性保险资金,地方政府就希望村干部动员尽可能多的农民参加保险,结果是,农民没有参加保险积极性,村干部收保险费成了新时期最难的工作。一件好事却没有办好。

小农经济本身其实具有自我保险的能力,当前依靠现代的保险公司和保险制度来提供的保险,很大程度上是为现代的农业公司所设计的,比如经营千亩以上的农业,养殖万头的猪场,就可以较为廉价地与保险公司进行交易对接。从小农经济条件下面看,农民的人身保险包括疾病保险、养老保险、意外人身保险,国家应该给予保障,生产方面,国家帮不了农民,农民也不需要国家来帮。当前农村出现的大量看似要为农民防万一的农业生产保险,其结果是,国家花了钱,农民不受益,干部吃了亏,保险公司得了好处。这种事情不能再做了。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