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不为”的成因分析与治理对策

“为官不为”的成因分析与治理对策

当前,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改作风、敢作为、有担当已经成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但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更多深层次的利益调整,思想障碍和行动阻力很大。由于体制机制、政治生态以及干部自身等多方面原因,“为官不为”的现象仍在一些地区和部门滋长蔓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亟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为官不为”现象滋生,原因何在

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作风不端正,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革命意志衰退。当前,“四风”病源还在,病根未除。少数地方和单位政治生态处于亚健康、甚至不健康状态。近年来,查处了不少能人腐败的问题,一些曾经干出过成绩的干部落马了,一些干部把为官不易当作“反常”,把为官不为当作“老到”,把“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当作生存之道。

直接原因是一些党员干部不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生态与社会生态发生了可喜变化,但一些懒政和不作为的干部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不习惯、不适应,一些人对廉洁自律准则成为党员干部队伍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对其的评价标准,心理难以调适。此外,调研表明,职务晋升通道不畅,基层职数少、梯级多、年限长,导致很多干部看年龄算奔头,看奔头干工作。一些把干多干少与“好处”、“红包”关联的干部,害怕被查处,索性就不干事。

基本原因是干部选任考核评价机制上有着较大的改革空间。当前领导干部选任、考核、淘汰等体制机制存在短板,一些地方和部门考核结果运用不到位,考核结果的激励作用不大。此外,如何防止乱作为、激励有作为,政策界定“慢”了。调研中发现,当前“不能”、“不得”的禁止性规范出台多,而“可以”、“应该”的指引性规范出台少,尤其是缺失正向激励性的明确规定。导致“可为”界限不清晰,“谁为”职责不明确,“咋为”政策不接地。

重要原因是一些地方和部门从严管理干部氛围仍然不浓厚。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以前一些干部为获取政绩往往采取一些不合规的手段,如今既要好的结果也要规范的过程,加之传统的“管控型”模式向治理型模式转变,有的干部就消极怠工,不积极适应新形势采取新办法。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