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 路在何方?(3)

非遗传承 路在何方?(3)

——委员提案中的非遗保护与传承

贴近群众才能增强非遗生命力

“保护与创新相辅相成,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何星亮指出,非遗要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创新,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要。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评书艺术传承人刘兰芳以评书为例指出,在继承和开发传统老书的基础上,必须将更大精力放在反映现代生活的新书创作和表演上去,否则评书必将失去群众支持。

很多地方都已经意识到非遗保护要与群众需求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增强非遗的生命力。有委员指出,春节节俗文化、民间“皇会”踩街表演、传统手工艺品制作、赛灯会以及涉及文庙、天后宫的相关节日庆典活动等,都因不断创新、贴近群众而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很多非遗面临的危机也是不能满足群众急剧变迁的文化生活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王书平说,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带动和促进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并在其中更好地促进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是一项既具有重要文化价值,也具有重要经济开发价值的工作。他建议加大对非遗的保护和利用,重点扶植具有发展潜力的民族民俗传统文化艺术产品企业。

全国政协委员登巴大吉说,一些制作水平较高的非遗产品因缺乏权威或专业机构认证、缺乏市场经纪代理而常常隐藏在民间,没能够体现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他建议有关部门把促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产业化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和措施,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进行具体的组织实施和引导。

值得警惕的是,开发与创新不能脱离非遗的真实面貌。在不少委员看来,一些地方对传统村落不当的旅游开发使之丧失了本来的特色,并不可取。全国政协委员、福建泉州市政协副主席骆沙鸣说,为保持传统村落遗产的真实性,保住文化之根与传统之魂,不仅要保护古村落物质实体,还要挖掘其与村民之间的生产方式、宗教行为、生活习惯、生态理念等文化联系,从外形设计、材料与实体、用途与功能、传统技术和管理体制、位置与背景环境、语言与其他非遗等多层面加强保护工作,确保传统村落遗产不失本色。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