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避免这些做法?因为它们都是影响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的做法,也是违背《条例》确定的干部教育培训原则的做法。
对于安排内容、设计课程,要在《条例》的引领下,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按照一个培训班的目标和任务安排课程,注意课程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二是按照教学培训效果确定主讲教师,确保每一堂课都能产生理想的教育培训作用。
这里要强调的是,不管什么专题的培训班,都要突出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这是《条例》的刚性要求。理想信念、党性教育,可以是现场感受、先进示范,也要开设专题思想教育和理论引导课程。
现在面临的普遍问题是这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够好,我们的功夫就要花在想方设法提高教育效果上。应当看到,理想信念、党性教育课不是没法讲好,也不是学员不爱听,而是任课教师缺乏研究思考,缺乏消化理解,缺乏切身感悟,因此生吞活剥,照本宣科,把一门好端端的课变成了空洞的说教,变成了满堂的官话套话大话,既收不到应有效果,又影响了这门课的名声。我们要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挑选优秀教师组建专门队伍,给以条件,专攻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课。
创新教育培训方法,以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为目标追求
对教学培训方法,《条例》提到五种: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或只能用这五种方法,《条例》“引导和支持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创新”。比如国家行政学院经常运用行动学习法、团队学习法,我尝试过“论坛式”教学,效果都很好。
关于方法,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是方法是手段,效果是目的。方法服从效果,不能为方法而方法。近年来,国外创造的教学培训的一些新方法,搬到本地本校,有的效果就不好。原因或者是学的不到位,或者是水土不服,学员不适应。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没有学到位的要深入学习;学员不适应的方法不宜勉强采用。
二是一种方法有自己特定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例如,游戏色彩较浓的方法不适合干部,和内容不匹配的方法也不能勉强。一种方法不能不加选择地随意套用。
三是方法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讲授能力。运用讲授式方法的能力,是一切教学方法的基础。讲授式效果不太好的教师,其他方法也不一定好。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苦练讲授这个基本功。
四是任何方法都需要千锤百炼,精益求精,集大家之力去不断完善。
提高教学培训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一条,是教学培训要追求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这既涉及内容,也涉及方法。第一,要追求“听得进”。我们讲给学员的东西,一定要让学员听进去。如何让学员听得进呢?针对性、思想性、操作性强的内容听得进,语言生动活泼听得进,方法得当听得进。第二,要追求“记得住”。学员回到工作岗位上能够运用的东西,都是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记住的东西,没有记住也就谈不上应用。所以,我们在教学培训中要尽量让学员能记住一些东西。怎样才能记得住呢?内容要对味,标题要简明,观点要简洁,说起来朗朗上口。第三,要追求“用得上”。例如对思考问题、拍板决策、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有帮助。为此,干部教学培训要适当淡化学理性,强化实践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