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水平(3)

全面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水平(3)

从严治校治教治学,营造好校风教风学风

全面提高教学培训质量和水平,必然要求从严治校治教治学,营造好校风教风学风。《条例》规定: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条例》内容本身,就处处体现了“严”和“实”的精神。

第一,从严治校,营造好校风。可以说,《条例》通篇充满着对从严治校的要求。关于干部教学培训工作原则、教育培训内容、教育培训方式方法、教育培训机构、师资课程教材、考核和评估等等规定,都是从严治校的要求;对教师教风的要求、对学生学风的要求,都是从严治校的题中应有之意。

从严治校的效果,就是什么时候都经得起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办学方针、培训质量、师资队伍、组织管理、学风建设、基础设施、经费管理等。从严治校,就要追求这种效果。

第二,从严治教,营造好教风。从严治教的任务和内涵是:1.对教师有新的严要求。规定教师必须对党忠诚、政治坚定,严守纪律、严谨治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掌握现代教育培训理论和方法,具备胜任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

2.对教师的教学纪律有新的严要求。比如,应当联系实际开展教学,有的放矢,力戒空谈,严守讲坛纪律,不得传播违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违反中央决定的错误观点。对违反讲坛纪律的,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3.对教师课程的务实性提出新的严要求。除了前面提到的教师“应当联系实际开展教学,有的放矢,力戒空谈”外,新增第四十五条规定:建立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开发和更新机制,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和实践特色、务实管用的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

从严治校,就是要抓好这些规定的落实。这些规定落实了,好教风就形成了。

第三,从严治学,营造好学风。学风即学校风气,是一所学校师生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这里单指学员的学习风气,即学习精神、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等方面的统一。

《条例》第十六条几乎都是新增加的对学员学风的规定。学员管理的核心就是学风管理,学风管理就是对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纪律、学习时间、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等的管理。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进行学风管理?守纪执纪当然重要,但主要靠科学管理,即一靠引导,二靠安排。

一是做好引导。开学第一课就是入学教育,入学教育主要就是引导:讲清总体安排,宏观引导;讲清规定要求,规范引导;展示学习典型,示范引导;列举反面典型,警示引导……

二是做好安排。学习安排不能过紧,但最怕过松;过松,学员没法刻苦学习。培训期间除了课堂听课、少量活动、结业写一篇收获体会外,没有别的安排,肯定难以见到好的学风。安排要恰如其分,恰如其分的标准,就是安排的分量要让每一个学员起早带晚地学习才能完成,而且这种安排必须是能接受、好督查。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理论研究,把干部教育培训研究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

随着干部教育培训实践的发展,对干部教育培训的研究工作也跟着起步,但是我们感到对干部教育培训的研究,比起干部教育培训的实践来,相对要逊色得多。

几个主要表现为:一是干部教育培训研究机构为数不多。地方党校行政学院几乎都没有这个机构,国家行政学院2013年才成立公务员培训研究中心。二是没有形成专门的研究队伍,现有研究成果,都是自发的业余研究。三是干部教育培训的研究成果相对比较少。所以,《条例》提出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研究。

希望省级党校行政学院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希望从事教育培训管理和教学的同志结合工作实践开展研究工作,希望有条件的单位招收干部教育培训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希望学报开辟“干部教育培训研究”专栏或创办专门刊物,希望各地和国家行政学院公务员培训研究中心开展交流合作,齐心协力,把干部教育培训研究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公务员培训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