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走出“发展的焦虑”探寻路径

中国为走出“发展的焦虑”探寻路径

发展,会产生焦虑。这其中,包含着“剪不断,理还乱”,但必须理清楚、想明白、坚持住的大道理。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苟有阻碍生存、温饱者,当然要“踏倒他”,都不让人活了,只好“你死我活”。但苟有阻碍发展前途者,也要“全都踏倒他”?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近代西方世界按“踏倒他”逻辑崛起带来焦虑

近代西方世界的发展,就是一度按照“踏倒他”的逻辑行事的。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基本模式,必然涉及到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需求,以及对市场、对资源不断扩张的需求。近代西方世界在崛起的过程中为满足这种需求,靠坚船利炮、圈占土地、奴役他人、肆意掠夺。这虽造就了西方世界近代以来的繁荣,也埋下了它与世界其他部分的仇恨。以世界市场为基础的世界体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但这个体系中,无疑也延续了传统的帝国式殖民体系的政治结构,延续到今天,就是那些混乱不堪的国际秩序,就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贫穷国家极大的发展差距,就是贫困、饥荒、疾病、腐败、战争、资源匮乏、环境污染、恐怖袭击、邪教肆虐、黄赌毒泛滥……。

现代工业文明彻底打破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全球性生态危机相继出现,增长已经到了极限。冷战以苏联解体告终,但美国从此就可以独霸天下吗?后冷战时代的冲突和危机显示,随资本主义工业化而来的矛盾,并未因冷战的结束而消除。以伊斯兰复兴运动为背景的伊斯兰激进主义运动,成为对抗西方世界和“现代性”的“文明冲突”。

所以,人类在享受发展带来的巨大进步和成果时,大家分明都感受到、面临着共同的焦虑——“发展的焦虑”。

中国走出“发展的焦虑”关乎三大问题

如果说这是旧的发展方式的苦果,往前走,在现代化、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还会结出新的苦果、产生新的焦虑——“现代性焦虑”。比如,围绕转基因争论的焦虑:支持转基因一方,强调发展机遇、技术红利,科技至上;反对转基因一方,强调风险意识、社会责任、人文关怀。那么,转基因是“敌对势力”吗?双方各自的观点似乎都具有价值上的正当性和逻辑上的自洽性,但也都有质疑的空间和事实上的模糊性。凸显了围绕转基因技术的“现代性焦虑”。

所以,如果按鲁迅先生所说,“苟有阻碍发展这前途者,全都踏倒他”,我们怎么踏,去踏谁?

这是一个问题。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当今世界,要快速发展、持续发展、健康发展、顺利发展,必须走出“发展的焦虑”。这个问题关乎:

——如何把我们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如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缩小对立面,甚至化敌为友?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如何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把政治底线的圆心守住,把包容的半径拉长,画出更大的同心圆?

——如何以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姿态走向世界,彻底化解“中国威胁论”,走出“修昔底德陷阱”?

说到底,这是个关乎中华民族能否审时度势、顺势而上,真正抓住、维护、保持、用好甚至延长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大问题。中国必须、也应该率先走出“发展的焦虑”。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