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个一批”工程看扶贫开发理念五个转变

从“五个一批”工程看扶贫开发理念五个转变

从“救济结合”到“产业助推”、从以经济开发为主到统筹协调发展、从贫困群体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互动、从“大水漫灌”到“膜下滴灌”、从“各自为政”到“部门联动”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奋斗目标。五年时间7000万,每年要减贫1400万,平均每个月要减贫100万。脱贫攻坚的任务难度之大,挑战之高,可见一斑。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呈现出一系列带有转折性、趋势性的深刻变化,要完成党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关键是要找准新路径、构建新机制,做到精准对策、精准推进、精准落地。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点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笔者认为,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体现了国家扶贫开发理念的五个转变:从“救济结合”到“产业助推”的转变、从以经济开发为主到统筹协调发展的转变、从贫困群体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互动的转变、从“大水漫灌”到“膜下滴灌”的转变、从“各自为政”到“部门联动”的转变,展现了党中央对扶贫工作的新思路,为扶贫工作确立了新的工作模式和新的任务要求。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充分挖掘、盘活贫困地区的各类资源,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实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针对性产业开发。在产业开发的过程中,还应采取政府主导、政策引导、社会参与、群众自主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把扶贫攻坚与转方式、调结构结合起来,持续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健康发展。

“异地搬迁脱贫一批”。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对于生活在集中连片贫困山区的人口来说,由于经济发展乏力,自然环境恶劣,导致就业岗位不足,教育医疗等保障条件不足,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现状。通过实施贫困人口的“两个有效集中”,即向村部有效集中、往城镇有效集中,进行扶贫移民搬迁,有利于充分利用乡镇闲置建设用地,整合农村危房改造、保障性住房、财政专项扶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多项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把扶贫开发和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可以优化统筹空间布局、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人口就业水平,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有序和协同开展。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