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市场经济讲究的是公平公正,任何商品和服务都要明码标价,这样,既显得童叟无欺,也是行业通行法则。餐厅在顾客用餐前连个招呼都不打,却在结账时多收1元钱的“空气净化费”,顾客自然不会买账。一方面是在有意蒙骗顾客,另一方面也显得很不地道。
因为任何不事前告知的收费都是骗人。商家只有把事情做在明处,顾客才有选择的自由。类似的情况还有,有的餐厅把消毒餐具也当做收费项目,事前也不明码标价,只是在顾客结账时才显示。“空气净化费”只所以引起媒体关注,是因为这家餐厅开了收“空气净化费”的先河,所以,才引来众多目光。因此,舆论在聚焦“空气净化费”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其它的“奇葩”收费项目。
店家可以把“空气净化”当做营销手段,在雾霾的阴影笼罩的情况下招徕顾客。也可以在消费之初明码标价,让消费者自主选择消费项目。但是绝对不可以违反明确规定的公平交易和收费必须事先明码标价告知消费者的规定,对消费者权益构成了明显的侵害。
在此事中我们看到消费者充分保障自己合法权益,有很强维权意识。但在生活中许多消费者往往为了避免麻烦也就听之任之,认为没有必要为了几元钱的小事大动干戈。消费者投诉不在于是否赢回一元钱,而表明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加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