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回顾20世纪那场重大历史事件,我们必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努力为人类和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要包括抗击德、意法西斯的欧洲战场(含北非)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亚洲战场,即西方战场和东方战场。东方战场包括从东北亚到东南亚、南亚等亚洲广大地区,而中国正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中国军民正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体力量。这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毛泽东文集》第1版第2卷,第146页)
日本法西斯挑起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战的历史起点。长达14年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军民歼灭日军150多万人,受降日军128万人。中国在战争中付出巨大牺牲,人员伤亡达3500万以上。中国人民经历战争时间最长、磨难最多、代价最巨、伤痛最深、牺牲最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个整体布局,同盟国之间、东西方之间既相互独立、各自为战,又相互帮助、相互支援。尽管中国最先遭受法西斯的凌辱,但中国毅然服从并坚决贯彻了同盟国制定的“先欧后亚”战略步骤,积极出兵作战,有力配合和策应东南亚战场、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成为同盟国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略基地。一方面,中国抗战牵制日军“北进”,协助苏军成功避免了两线作战困境;另一方面,中国抗战迟滞日军“南进”,粉碎了德、意、日法西斯会师中东,称霸全球的罪恶图谋。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图景表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与西方战场同等重要,中国抗日战争同欧洲反纳粹战争一样,都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巨大意义。
中国抗战的东方主战场地位不可替代,贡献毋庸置疑。美国总统罗斯福指出:“假若没有中国,假若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力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可以腾出手来呢?他们马上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这样日本就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反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向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曾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认为,“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正由于中国抗日战场的殊死抵抗,才保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抗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抗战。无论是欧洲战场还是亚洲战场,反法西斯阵营国家都运用了游击战。然而,只有中华民族,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才创造和领导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能量最强的游击战争。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条件和中日之间存在的巨大实力差距,认为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用空间周旋,用时间熬耗,最终必定能够彻底打败强敌。他首次把游击战提升到战略层面,这在世界军事史上是第一次,也是一个伟大创造。
毛泽东指出:“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11页)发展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是我们党改变民众无组织状态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党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领导群众,唤醒大众民族意识的最好抓手。开辟敌后战场,创建抗日根据地,其战略价值一是收复失地,重拾民心,建立政权;二是不断提高战术技能,为战略反攻积蓄力量。广泛开展的游击战使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迫使日军在战略相持阶段不得不把大部分陆军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投入敌后战场,由此敌后战场成了主战场。“共产党领导的武力和民众已成了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04—805页),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中流砥柱。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