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2)

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2)

唯物史观推动中国贡献

高翔强调,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基石,是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最深刻的证明和运用。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必须掌握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从社会形态的角度考察历史和现实,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研究一切经济问题。

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对此命题在学理上作出充分阐述,是中国学者应该作出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宇分析,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有两条主要线索:一是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的结合,二是生产关系中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政府对市场的调节作用,与西方宏观调控有所不同:不仅仅是为市场提供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而且还要长期地、发展地、动态地、供给地进行调节,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要求。”这一点在当前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张宇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王利民认为,与五年前的第一届中青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讨会相比,本次研讨会反映了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界发展的几个新趋势。第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更加深刻、清晰;第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和把握更加系统、自觉性更高;第三,注重汲取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成果,并以此作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养分。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