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智慧推进中国学派
学者注意到,对西方学术的盲目“迷信”和“崇拜”,正妨碍着中国学术的独立思考和理论创新能力:或研究碎片化,忽略对历史规律、本质、全局的思考;或过度追逐繁琐的数学模型,忽略对经济本质的把握;或一味用西方的范式,强行解释中国问题;等等。
对此,高翔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学术如果没有建立起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学科基础理论体系,所谓的学术繁荣一定是虚假的繁荣,是泡沫,是假象。中国学术不能成为西方学术的“应声虫”。中国学术必须坚持独立思考,独抒己见,必须说中国话,必须研究中国问题,给出中国的答案。这是当代中国学术应有的使命,也是当代中国学术的尊严所系。
高翔强调,中国学界应努力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立足中国国情与当代中国实践的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际主流学术展开平等的、有尊严的对话。推动这一学术实践的实现,正是《中国社会科学》的使命所在。
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承办。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